离开聚贤楼,黄曼曼的心情也十分不错。
合作谈得很顺利。
十五文一份的供货价,利润空间足够。
她一边往村里走,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成本。
一斤豆腐十文钱,能做三份臭豆腐。
这样算下来,一份臭豆腐的豆腐成本,大概是三文多一点。
每天要做一百八十份,需要六十斤豆腐,就是六百文。
炸制需要油。
根据刚才试炸的经验,一百八十份,大概需要三斤菜籽油。
一斤菜籽油镇上卖五十文,三斤就是一百五十文。
摊到每一份上,油的成本不到一文钱。
酸菜和新提议的泡菜,这个可以跟村里相熟的人家收购。
村里家家户户都会腌点,量大,价格肯定便宜。
甚至,可以用粮食或者其他东西换。
初期成本可以压得很低,暂时算一份半文钱的成本。
最大的成本,其实是人工。
一百八十份,不是个小数目。
从切豆腐、控水、发酵(虽然现在是速成版,但也需要时间)、油炸、配备料,都需要人手。
这活儿,技术含量不高,但需要细心和可靠。
她脑子里立刻闪过一个人选——三婶,钱多多。
钱多多虽然性子泼辣,嘴巴厉害,但为人还算敞亮,不是那种背后捅刀子、嚼舌根的人。
而且,她手脚麻利,干活也利索。
最重要的是,她是杨家人,虽然是杨老太的心腹,但是又跟大房二房关系尚可。
让她来做这个,既能增加三房的收入,缓和一下之前因年糕方子引起的潜在矛盾,又能把这活儿交给一个相对放心的人。
对!就她了!
这炸臭豆腐是体力活,虽然简单,但一天下来也累人。
工钱不能低了。
一天……十五文!
钱多多肯定愿意干!
还有,娘黄翠莲那边。
就只让二婶王秀华跟去吧。
涨涨工钱!
同样,一天十五文!
这样,二房每天也能有稳定的十五文收入,日子能好过不少。
再说杨二牛。
之前送黄翠莲去镇上,买锅买豆腐,都是他赶着牛车忙前忙后。
以后送臭豆腐、年糕,可能还要运送豆腐、油、酸菜泡菜这些原料,他的活计只会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