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底都快掏空了!
不过,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这积分花得值!
赋能过的石臼,打出来的年糕口感更好,效率也更高。
而且花费的大米也更少!
这些都是值得的!
“至于臭豆腐队,”黄曼曼转向钱多多,“我已经托了二牛叔去镇上采买新的大铁锅了,估摸着明后天就能送到,到时候咱们再添五口大锅,专门用来炸臭豆腐。”
钱多多一听,更是喜上眉梢:“哎哟,那敢情好!锅多了,咱们出货也快!”
黄曼曼笑着点头:“没错。咱们的活计虽然不难,但讲究的就是个熟能生巧,配合默契。”
“每日卯时初刻上工,巳时末之前,务必完成当日的订单量。”
“你们的任务就是每人每天都得完成一百份的!”
“县里和镇上的马车会准时过来拉货,可不能耽误了人家。”
“是!”众人齐声应道,干劲十足。
“但是,如果有人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了,超过了三次,那不好意思了,不要怪我不念及同村情谊,就下岗换人吧!”
“咱们村子里那么多壮实的汉子们,可都盯着你们呢!”
工人们被说的一愣,眼神中是更认真的感觉。
作坊的生产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随着产量的提升,每日需要采买的原材料也大幅增加。
单说制作年糕的大米,每日就要足足七十斤!
而制作臭豆腐的白豆腐等材料,加起来更是重达两百三十四斤!
这些东西,单靠杨二牛那辆老旧的牛车,每日一趟从镇上拉回来,渐渐显得有些吃力了。
尤其是牛,每日负重来回,也需要更多的精料喂养。
这日,黄曼曼特地找到了杨二牛。
杨二牛的婆娘赵婉华,如今也在作坊的后厨帮忙,每日烧一顿午饭,工钱也是十五文。
小夫妻俩对黄曼曼和杨家作坊,那是打心底里感激。
“二牛叔。”黄曼曼开门见山。
“哎,曼丫头,啥事吩咐?”杨二牛放下手中的活计,憨厚地笑道。
黄曼曼道:“二牛叔,如今作坊每日采买的物料越来越多,你那牛车,怕是有些吃紧了吧?”
杨二牛闻言,黝黑的脸膛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是……是有点。不过曼丫头你放心,俺……俺再想想办法,多跑一趟就是了,误不了事!”
“再说了,其实这牛也没这么精贵,他能承重600斤的!”
黄曼曼摇了摇头:“多跑一趟,人累不说,牛也受不住。”
“我不是怀疑牛的实力,只不过最近这些日子,牛都没歇过。”
“这样吧,二牛叔,从这个月起,你的工钱,也提到每日二十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