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大商循着酱罐上贴着的平梁村标签踏上来清河县的途中,但沈舒此时并不知道。
将要立冬,所有平梁村人都在忙,忙着交粮储粮、裁制冬衣、以及搭砖瓦房。
粮税由沈舒去县城问过石数,官府的人专程过来把集齐的粮食押走,而砖瓦房的搭建村民们则去了邻村,央了烧砖瓦的师傅,让他多烧一些,整个平梁村的砖瓦房都指着他一人了。
然后,众人开始商议先从谁家搭起,毕竟搭房子是个大事,须得同村人搭手,这样才能搭得快,免得受寒挨冻。
沈四郎急不可耐,囔囔道:“这还用说?这主意我提的,让我搭了先。”
沈舒赞同,这村里估计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沈四郎更想搭新房子了。
然而,一向凑热闹不嫌事大的凤菊姨插了一句:“咱们能搭瓦房都是村长的功劳,当然得村长先搭,四郎你急什么急?”
村民们同意不迭:“就是,四郎你憋着,明年再搭。”
“咱们村儿还能有人比村长更先?”
“四郎,你就说我们说得对不对吧?”
啊对对对……
沈四郎对上沈舒立刻就怂了,嘿嘿一笑:“好吧,如果是村长的话我没意见,村长,你先搭。”
沈舒徐徐含笑:“我手头紧,四郎哥你先。”
虽说大伙帮忙搭房子不要钱,管管饭就成,但买瓦还得要钱呢。
此时,众人才想起沈舒为着买下几个村子的田方便做生意,管顾怀瑾借了钱,又掏了祖产来垫。
是的,当初为了不引起村民们的怀疑,沈舒将大部分祖产说成是顾怀瑾借他的,还告知了村民们顾怀瑾“衢州富商”的身份。
一片沉默后,村民们道:“四郎,还是你先搭吧,等咱们村子把村长的钱还完了,再给村长搭。”
沈四郎“哎”地一声,心里突然没那么高兴了,心说沈舒为平梁村做了太多,哪怕现在卖酱的钱他们都自愿划一部分给沈舒,这钱也不知道得还到何年何月。
然后,沈四郎开始搭房子,他从村尾搬到村里,搬来的房子本来就破旧不堪岌岌可危,而今刚好拆了,先拆东边,西边留一间自个儿住,免得还要住到别人家里去,这房子便搭得热火朝天。
沈舒也给他帮忙,尝试着调了下水泥,让水泥代替粘土,以使得这房子搭得更牢固。
沈四郎咧着大白牙笑:“村长,书念得多就是好,什么都懂,不知道我家瓦子明年出生,未来能不能在学堂读出门道。”
沈舒诧异问:“四郎嫂怀上了?”
沈四郎一边往砖上糊水泥一边答:“村长你这记性……我媳妇儿早怀上了,等明年开春都要生了,那个时候估计读书人正好考县试呢。”
所谓县试也便是童试,考上了就是童生,也就是秀才。
“呃……”
沈舒听得一愣,心跳也漏了半拍。
县试,这么快?
看来沈小萁的学习得抓紧了。
恰好,近来还算安分的沈有志从这边路过,听到沈四郎的话,停下了脚步,他冷冷的目光盯着沈舒,阴阳怪气地插过话来:“四郎,你若是真想你家瓦子有点出息,就别把你家瓦子送到村学堂去,我家小萁一天天在学堂干混,也没见变聪明一点。”
沈有志正是沈青蛾的丈夫,沈小萁的亲爹,对沈青蛾跟着沈舒做酱却没拿到钱的事极其不满,碍于沈青蛾时不时就要被一起做酱的村妇们叫走,他连撒火的机会都没找到,这连日来积攒的郁气和不满便全都忍不住发泄在沈舒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