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动用了她能想到的所有常规又便宜的手段为《PlanB》打广告,却唯独没有像其它电影公司那样用各种手段讨好大牌影评人。
对比同样青春片题材的《无尽的爱》,后者不仅邀请影评人参加了宴会,还安排了影评人与影星的特别见面会。
糟糕的影评在一些电影工作者看来确实能够影响电影票房的成功与否,《多格板箱》与《忠犬八公》也都是口碑与评论的受益者。
但《PlanB》却丝毫不受影评家和批评家们的影响。这部在这个年代显得稍有些另类的《青春片》,给予了首映日负面评价最有力的重击。
《PlanB》上映两周后,第三个放映周第一天,《综艺》日报放出的北美票房统计结果,导致了整个行业内部哗然一片。
这部本不被人看好的低成本青春片,居然在上映第一周实现了票房上涨,它在第一周收获的票房,居然比首周高出40万美元,凭借着微弱的优势,短暂地将年度票房榜首大热门《夺宝奇兵》的票房收入踩在了脚下。
电影票房“逆跌幅”,对公式化的低成本青春片来说,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成就。
一般来说,只有排片出现了问题,或者在电影上映一段时间以后迎来了假期,才会出现“逆跌幅”的状况。
但《PlanB》是个意外。
媒体通过在影院门前派发问卷了解状况以后,惊讶地发现,观看影片的女性观众的占比达到了惊人的65%,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观众较多,百分比达到了72。4%。“一刷”、“三刷”电影的观众则分别占据了总观众的27%。
《综艺》的数据师强尼久久地瞪着自己发表的文章,日报印刷、发售以后,他还是不敢想象自己的眼睛,就连睡觉都睡不安稳,总是因为噩梦突然惊醒,一遍又一遍地怀疑是不是自己算错了数据。
谁能想到?
一部青春片,居然将部分“家庭主妇”从肥皂剧和录像带的手中夺了过来,引着她们重新走进了电影院放映厅。
他上一次看到30岁以上的女性观众在所有观众中占据如此高的占比,已经是电视走进美国普通家庭之前的事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
数据证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剑走偏锋”初步取得了成功。
在这个所有电影公司、制片人都在想破脑袋想要将歌舞场景、展示女孩们曼妙的身材曲线的镜头塞进电影,引诱青春期少年走进电影院的时代,“男色”居然另辟蹊径,用票房数字证明了“好色”不应该是男人才有的“权力”。在剥削片中脱下衣服展露身材,拍摄极具暗示性的镜头,也不是女演员特有的“责任”。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PlanB》的票房数字反过来改变了不少影评家的意见,部分认为这部电影充满了“女性凝视色彩”的影评人在发现《PlanB》的票房在总体负面评价的风向下,依旧保持了稳定的票房收入、并且被气愤的影迷们寄信口诛笔伐之后,居然改口开始夸耀《PlanB》是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特色青春片。
而就像所有票房成绩出色的青春片一样,《PlanB》在话题火热的同时,捧红了几位主演团演员,就连在片中饰演两位闺蜜的女演员也一炮而红,成为了狗仔们尾随的对象,收获了大量的粉丝。
不过,获得媒体最多关注的还是饰演男主角佐伊的男演员利亚姆·海恩斯。
恐怖片是最容易实现票房“以小博大”的电影类型,为演员积累人气的作用却微乎其微。青春片则不同,青春片几乎是最能榜演员招揽人气与热度的电影类型,唯一的缺点就是演员容易被视为“没有演技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