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荒二十天,赵清虎在山上挖的陷阱,也就坚持了四五日就没了收获。
无奈,他也没时间找新的合适布置陷阱的地方,只能是把原本的陷阱填了,暂停了捕猎。
在家休息了两日,赵清虎才再次活动了起来。
先去了石隆山上,挖了六个陷阱,尝试着用弓箭狩猎几只猎物,可惜,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崖蜂他也去看了看,天可怜见,蜂群还在。
一大片的映山红,花开正艳,蜂群很忙碌。
下午,赵清虎没出门,就在家里面喝茶看书。
《三字经》已经看的差不多了,里面的繁体字他都记了下来。
认字,但是,写不出来。
他的毛笔字,就跟鸡爪子抓出来的一样,连赵三郎看了都皱眉的水平。
算了算时间,六月初三!
刚刚好,刚过了月底,虽然豆腐坊开了一个多月,顾凌轩他们来家里面也超过了一个月。
但是,有些事情至今都没弄,也该弄一弄,说一说。
豆腐坊算账,发工钱。
打开库房,拿出钱箱,掂了掂重量,还挺重。
打开钱箱,赵清虎感慨了一句,秦氏是个能干的。
钱箱内,绝大部分是铜板,碎银子很少。
铜板都是整理好的,一百个一串,十串一吊,很好数。碎银子用钱袋子单独装了。
一共二十一吊,此外还有八串,零散的有二十三个铜板。
今天豆腐坊的铜板,秦氏还没放进钱箱,赵清虎也不管了。
碎银子不多,十三块,伸手掂了掂,大概有一两五钱银子。
铜板则是两万一千八百二十三!
换算成银子,就是二十一两八钱多。
一个多月,豆腐坊的营收,二十三两三钱多银子。
豆腐坊里面的黄豆还很足,赵清虎定了第一批后,之后的,都是让大郎负责的。
大郎没去镇上,就是要黄豆的时候,让三郎去粮店说一声,人会送上门来。
“挑夫”们,每日也会送来一些黄豆,也有稻谷。
赵清虎见过,那些稻谷就在前院后厅的仓库内,一个多月积攒了有四百多斤。
看着眼前的银钱,赵清虎在脑海中心算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