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科学院开展对陈独秀主义的讨论,蔡和森在会上几次发言,详细谈了陈独秀错误形成的过程,揭露、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后来,他把这些发言整理成《论陈独秀主义》一文,发表在党刊《布尔什维克》4卷5期上。
这篇文章强调&ldo;中国革命和我们党的危险&rdo;,&ldo;主要的是右倾危险&rdo;。
&ldo;六大&rdo;后,由于联共(布)党内反对布哈林右倾错误的消息传到了中国,李立三在党内也发起反&ldo;右倾&rdo;,蔡和森因反对冒险进攻中心城市,被斥为&ldo;右倾&rdo;,开除出政治局,撤销宣传部长职务,再次去苏联。
6月,党中央发现了陈独秀反对派行为,总书记向忠发和组织部长周恩来去老耙子路陈独秀家中,劝他回到党的路线上来,陈独秀未予接受。
同月,中共中央召开六届二中全会,对陈独秀托派活动进行了不点名的警告,提出对托派小组织,&ldo;党必须坚决予以制裁&rdo;。
此外,周恩来起草了中央通告44号《关于中国党内反对派问题》,指出:&ldo;中国党除掉思想上与反对派作坚决的斗争外,并要从组织上遵照共产国际的决议与无产阶级的最高原则,坚决地消灭反对派在党内的任何活动,以巩固党的一致。
周恩来还说:&ldo;只要承认错误,可以留在党内。
这时,发生了中东路事件。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下的苏联政府在第一次对华宣言中说,&ldo;愿将中国中东路及租让之一切矿产、森林全部及其他一切产业&rdo;,&ldo;一概无条件归还中国,毫不索价&rdo;,但一直没有归还中东路,大革命时期,斯大林仍不同意将中东路归还给中国。
5月27日,哈尔滨市警方借口苏联在哈尔滨总领事馆召开远东大会,奉命搜查苏联领事馆,挑起了中东路事件。
7月10日,中东路督办吕荣寰(中东路中方理事长)下令武力接管中东路,将苏联高级职员59人遣送回国。
7月13日,苏联政府向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7月18日,苏联政府宣布与中国断交;7月21日,中国收回中东路,中苏边境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冲突。
中东路事件发生后,共产国际连续对我党发出指示,提出&ldo;武装保卫苏联&rdo;,&ldo;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变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战争为拥护苏联的战争&rdo;。
中共中央于6月26日发表《&ldo;八一&rdo;日的口号》,提出&ldo;反对进攻苏联,拥护苏联革命胜利&rdo;、&ldo;变国际战争为国内战争&rdo;等口号。
7月28日,陈独秀给中央写信,对中共中央的宣传口号和策略提出了疑问。
他认为不能光喊&ldo;拥护苏联&rdo;的口号,这种口号&ldo;只有最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能够接受,而不能动员广大的群众,反而使群众误会我们只是卢布作用,而不顾及民族利益&rdo;。
他对中央42号通告中的一些话也提出了不同意见。
如帝国主义进攻苏联,会引起本国工人阶级革命,造成世界革命高潮等说法。
陈独秀认为,这样说,反以为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是件好事了。
此后,陈独秀于8月5日以&ldo;撒翁&rdo;笔名给中央写了第二封信,写成了12条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