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赵凛在秦信肩头拍了一把,让他赶紧回去,别在这儿碍眼了。
看着秦信离开的背影,赵凛幽幽地叹了口气:“唉,儿大不中留了……”
“他是你儿子啊?”
谢云澜失笑道。
“不是儿子,胜似儿子。”
赵凛狡黠地笑了笑。
谢云澜摇摇头,调侃道:“正好,远山将军生怕你没儿子,赶紧回去报喜吧。”
赵凛看了谢云澜一眼,搂住他,叹道:“你要是能生就好了……”
谢云澜白了他一眼:“怎么不是你生?”
“我要是能生我就生。”
赵凛笑嘻嘻道,完全不把这当回事。
“嗯,那改天生一个给我看看。”
“哎,你也学坏了啊!”
“跟你学的呗。”
……
白狼族的粮道打通之后,北境的粮价慢慢稳定了下来,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中,启帝非常高兴。
不过,眼下还有另外一件棘手的大事,就是京中竟然也开始缺粮了。
北境的粮食勉强只够他们自己吃的,京师的南北两大粮道,目前最主要的还是靠南方供给。
云水河粮道横贯南北,不仅北境运粮主要依赖这条粮道,京师运粮,也依赖这条粮道。
“陛下,何不重修安定渠?”
在朝堂议事的时候,有大臣给启帝献策,云水河道总是出问题,显然是有猫腻。
安定渠早些年一直都是最主要的运粮河道,北起洛关,南至越州,全长1200里。不过后来年久失修,淤堵了很多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佑帝期,曾征用十万民夫修渠,不过当时贪腐横行,才修了几十里就搁置了,后来一直都是以云水河道为主。
“若是安定渠修好了,江南稻米七日便可以运送到洛关,极大缓解北境粮食危机,也可以解决京师的粮食问题。”
“而且每年还可以运300石粮食到洛关,运力比以前提升了十倍不止。”
听到这个建议,启帝沉思良久,他当年还是燕王的时候,也曾经被先帝派去兴修水利。
安定渠当年一直没修好,也和佑帝有关系,拨下来的银子,一大半都被底下的人吞吃掉了,惹得民怨四起,佑帝又惫懒,索性就弃了,后面就一直在用云水河粮道。
“好,就按冯卿说的,重修安定渠。”
安定渠的修理工程,说快也快,有天机阁奇技工匠的帮助,还有曲九多年来管理皇陵水脉的经验,很快,皇城附近的河道就开始重新使用了起来。
这一日,启帝正在御书房批阅奏章,韩骁急匆匆地赶了进来。
“不好了,陛下,越州府附近的几个县,昨天被水给淹了!”
“什么?”
启帝放下了奏章,听到这个消息,皱起了眉头。
“前几日,越州附近在下大暴雨,渠道堤坝决口,河水一下子就冲毁了附近的农田,现在流民在到处闹事。”
韩骁有些着急,等着启帝的吩咐,却见启帝眉头紧锁,喃喃道:“怎么又是越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