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眼中满是惊喜。又一位里正急忙起身说道:“俺们村愿意试试这新鲜玩意儿,给俺们也分点黄瓜和西红柿种子吧,说不定真能赚大钱呢!”
“俺们也要土豆种子,这玩意儿顶饿,产量要是高,那可解决大问题了!”另一位里正大声附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提出自己的需求,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所有人都对未来的丰收充满了期待。
林悦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待会议室逐渐恢复平静,她转头看向林安慧说道:“安慧,一会散会后,你辛苦一下,把大家所需的种子种类和数量都详细统计好给我。”林安慧立刻应道:“是,县主。”
林悦微微点头,接着挺直腰杆,清了清嗓子,高声宣布:“下面,我来说说第二个计划,就是种植经济作物,增加百姓收入的计划。咱们绥宁县地处寒冷,有些作物的种植对大家的生活和收入提升至关重要。
首先是棉花种子,这棉花的用处可太多了。咱们这儿冬天冷,棉衣棉被是家家户户过冬必备,而纺线织布也主要依赖棉花,所以棉花必须大量种植。
其次是黄豆,它既能做菜,丰富咱们的餐桌,又能用来榨豆油,这可是很有市场、很挣钱的作物。
还有花生,榨油香醇,煮着吃、炒着吃都美味,市场需求也不小。
另外,甜菜也不容忽视,它能用来制糖,以后咱们就能吃上自己种出来的甜菜做的糖了。
除了这些,各类中草药也是我们发展经济作物的重点。咱们这儿的土地和气候,很适合一些中草药生长。
现在,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各个村对这个计划,实施起来有没有什么困难?能不能落实到位?都畅所欲言,咱们一起讨论。”
林悦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阵交头接耳的议论声。很快,一位里正站起身,满脸忧虑地问道:“县主,俺们种了甜菜,可到时候谁来收购啊?总不能让大家伙儿辛苦种出来的东西烂在地里吧。”
紧接着,又有一位里正急切地发问:“是啊,还有棉花,俺们种出来上哪儿卖去?这可愁死人了。”
“县主,中草药收成之后卖给谁呢?这渠道可得有着落啊。”另一位里正也跟着道出心中的担忧。
面对众人的疑问,林悦神色从容,微笑着安抚道:“各位里正,大家放宽心。我已经开办了纺织厂,专门收购棉花用来纺线织布;制糖作坊也已在运作,甜菜的销路自然不愁;并且,我马上就要建立一个中药制药厂。你们放心,大家生产出来的作物,有多少我收多少,绝对不让村民们一年的辛苦白费。”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接着说:“而且,我收购的价格,必定与市场价持平,绝不会让大家吃亏。这一点,大家回去一定要跟村民们讲清楚。”
众人一听,脸上的忧虑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惊喜与感激。
“县主,您可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呐!”一位里正激动地高声说道,“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儿啊,只要咱们勤快,种上这些作物就有收成、有收入,日子可有盼头了!”
“是啊是啊,县主为咱们考虑得太周全了,往后跟着县主干,肯定能过上好日子!”其他里正纷纷附和,会议室里赞赏声此起彼伏,大家望向林悦的眼神中,满是敬重与信赖。
林悦挺直脊背,神色坚定,有条不紊地继续阐述道:“好,既然第二个计划大家都没有异议,接下来,我要说第三个计划,这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实施发展多种经营的计划。可能有人不太清楚,什么是养殖业呢?简单来讲,就是鼓励咱们村民养一些大牲畜,像能耕田的牛,还有专门供食用的肉牛;马能帮咱们运输拉货,羊和猪的肉、皮毛也都有大用处。
同时,家禽饲养也不能落下,鸡能下蛋、鸭肉鹅肉美味,兔子繁殖快,它们的皮毛和肉在市场上都很受欢迎。
另外,靠河边、有水的村子,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多养鱼。这样一来,除了种粮食、种经济作物,咱们又多了好几个增收的门道。”
林悦扫视一圈,目光温和又充满期待,询问道:“关于这一项计划,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或是觉得实施起来有困难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咱们一起商量解决。”
一位里正满脸忧虑地站起身,眉头紧皱,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县主,大家伙儿都养家禽家畜,真能卖得出去吗?老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这些投入可不小,要是再来场瘟疫,那损失可就惨重了,我怕这事儿不太好推行啊。”
另一位里正连忙点头附和:“是啊是啊,一家养个十只八只鸡、一头两头猪倒还可以,可要是当成产业经营,这风险实在太大了,弄不好可就倾家荡产呐。”
林悦神色关切,耐心地回应道:“我明白大家的担忧,养牲畜和家禽确实存在风险。不过,我可以给大家提供防御家禽生病的药,最大程度减少瘟疫发生的可能性。大家可以先发动村民小规模试养,慢慢摸索出经验后,再扩大规模,这样就能有效降低损失。”
众人听了,微微点头,可又有人提出新问题:“就算养好了,卖给谁呢?”
林悦自信一笑,语气笃定:“放心,我在县里准备建立一个食品加工厂。不管大家养多少牲畜和家禽,我都照单全收,绝对不会让这些产品积压在村民手里。”众人一听,顿时如释重负,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
见大家不再有疑问,林悦接着说道:“既然第三条计划没有异议,下面我说第四条,大力发展实业,增强经济发展实力的计划。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要办各种作坊和厂子,专门加工制作货物。就像我现在正在筹备建立制药厂,村民们种的各种中草药,我全部收购,在制药厂里进行加工;我还成立了熟食加工厂,大家养的牲畜家禽,我也统统都收。还有纺织厂,村民种的棉花,不管多少我都收。同时,我已经有了制米醋的作坊,接下来还打算建一个制酒的作坊,这些主要收购稻米,大家有多少我收多少。另外,制糖作坊也有了,主要收甜菜,大家种的甜菜我也照单全收。这就是发展实业。主要由我在县城来做,不过各个村要是有实力,我也非常鼓励大家建立这样的作坊进行生产。关于这一条,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富源镇镇吏王富根站起身,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语气诚恳:“县主呐,实不相瞒,俺们村子里的人,一来不懂啥技术,二来也没有秘方,真要开办这些厂子作坊,实在是有心无力。不过,只要县主您牵头办这些,俺们村民种的粮食、经济作物,还有养的家禽就不愁卖啦,这对俺们来说,就是最大的福气。俺们打心底里盼着县主您的厂子越办越多,这样一来,老百姓心里就有了依靠,干啥都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