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第一食品厂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热气腾腾,弥漫着水果的清甜与糖水特有的醇香。
流水线高运转,一个个擦得锃亮的玻璃瓶鱼贯而行,被注入金黄饱满的黄桃瓣、或是晶莹剔透的梨块,再灌上清澈粘稠的糖液,最后经压盖、杀菌、贴标,变成一罐罐洛一牌罐头,装箱待。
工人们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希望。
自从陈建华厂长彻底扫清厂内阴霾,全心扑在生产改革上,洛一厂就像一头睡醒的雄狮,爆出惊人的活力。
改进工艺、严控质量、开新品……短短时间内,洛一牌罐头的口碑以肉眼可见的度攀升。
尤其是新推出的特供版糖水黄桃和冰糖雪梨,因其用料实在、口感纯正、价格公道,不仅在洛阳市面上成为抢手货,甚至吸引了周边县市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的采购员亲自上门等货。
“厂长,又没了,第三车间今天刚下线的两百箱,直接被地区百货站包圆了,那边还催着问能不能再挤点份额出来?”
杜辉拿着销售报表,兴奋地跑进办公室,额头冒汗也顾不上擦。
陈建华正伏案研究一份技术改造图纸,闻言抬起头,眼中虽有欣慰,但更多的却是冷静:
“告诉他们,按计划排队,我们的产能就这么多,不能涸泽而渔,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哎,好嘞!”
杜辉现在对陈建华是心服口服,旋即又叹口气:
“就是这产能,要是咱那两条新生产线能早点到位就好了。”
“设备科已经在跟进了,步子要稳。”陈建华强调道。
然而,就在这产销两旺、一片大好的形势之下,一股潜藏的暗流,正悄然袭来。
几天后,陈建华正在车间巡查,供销科长老马火急火燎地找来,脸色极其难看:
“厂长,出事了!”
“慢慢说,怎么了?”
陈建华心头一凛。
“咱们、咱们的罐头……外面市场上出现了好多假货,劣质的假货!”
老马气得嘴唇哆嗦:“刚才地区百货站的同志打电话来质问,说是有顾客投诉买到的洛一牌黄桃罐头,里面汤水浑浊,桃子黑馊,根本没法吃!”
“还、还说咱们以次充好,欺骗群众!”
“什么?”
陈建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确定是假货?”
“确定。百货站的同志把投诉的罐头送来了两瓶,我看了,瓶子跟咱的有点像,但贴标粗糙,封口也不严实,里面的东西根本没法看!”
“他们说是从市区几个小的副食店流出来的,价格比咱们的正规渠道还便宜两分钱!”
陈建华接过那两瓶所谓的洛一牌罐头,只看了一眼,眼神就变得冰冷刺骨。
贴纸色彩黯淡,字体模糊,甚至把洛一印成了洛壹!
里面的内容物更是惨不忍睹,别说吃了,看着都恶心。
这不仅是简单的造假牟利,这是处心积虑地要搞臭洛一这个刚刚重新立起来的牌子!
“马上查,这些货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陈建华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