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使了个眼色,魏公公立即下去吩咐画舫靠岸,并使人去御膳房传膳,又陪着笑道:&ldo;若是王妃您饿了,不如先吃些糕点垫一垫。&rdo;
就有几名宫女捧着十来碟各色糕点上来,将小圆桌摆满。
静雯亲手取了几块点心放在太后面前的小碟内,太后笑着摇首,&ldo;不用了,我不爱吃甜腻腻的,你们用就成了。&rdo;
静雯柔笑着解释:&ldo;这是荷花糕,用荷花花瓣制的,清香慡口,并不甜,太后尝尝。&rdo;
太后这才尝了一块,满意地点点头,&ldo;不错。&rdo;
静雯轻轻一笑,神情娇憨:&ldo;太后若是尝过景丰楼的荷花糕,定然会觉得,这些还是香味过浓了些,多吃几块就会腻。&rdo;、
太后讶异道:&ldo;真的么?&rdo;
魏公公在一旁凑趣道:&ldo;奴才也听说过,景丰的糕点,比御厨做出来的都好,看来是真的了。&rdo;
静雯拉着俞筱晚做证,&ldo;问宝郡王妃,她最清楚了。听说才三四月间,宝郡王爷就不知从何处淘换到了荷花,做了许多给宝郡王妃呢。是不是呀?
俞筱晚总觉得她这是话里有话,只笑道:&ldo;是的。&rdo;
贺七小姐惊讶地问,&ldo;京城三四月间就有荷花了么?&rdo;
俞筱晚道:&ldo;是郡王爷一位朋友,熟悉花艺,催开了荷花。&rdo;
在座诸位都惊叹于匠人的技艺,唯有静雯矜持地笑道:&ldo;听说京城里最会伺弄花糙的,就是伊人阁的花魁,如烟姑娘。&rdo;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都露出几分兴奋和怜悯之色。
惟芳恼火地道:&ldo;最会伺弄花糙的是她,可是旁的会园艺的人又不是没有,你胡乱说什么?莫非你时常与如烟把酒言欢?&rdo;
一名贵妇与青楼ji子把酒言欢,这个问题就大发了,静雯气得俏脸铁青,众人忙一个接一个地岔开了话题,才让静雯略消了消气。
只不过,旁人的心里都认为,宝郡王爷是从如烟姑娘手中拿到早开的荷花的。
京城就巴掌那么一点大的地方,谁家昨儿请了什么戏,前儿又吃了什么菜,大家都是一清二楚,尤其是风流绝世的宝郡王爷,更是各种绯闻和传闻的中心人物,他新婚不久就出入伊人阁的事儿,也是家喻户晓的,连带着众人对俞筱晚也同情了起来。
人们都有这种古怪的优势心理,象俞筱晚这种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普通小鸟,肯定是受到女人们嫉妒的,可是在知道她的幸福只是表象之时,女人们在兴奋的同时,不会吝于给她一点同情,来表示自己的善良和大度。
顶着各色目光,俞筱晚无奈地想,我是该黯然神伤呢,还是该笑中含泪故作坚强呢?
太后也略为同情地看了俞筱晚一眼,正好御膳盛了上来,总算让俞筱晚逃过了这种莫名其妙的折腾。
在画舫上用过午膳,太后有些倦了,魏公公便服侍着太后和诸位夫人小姐们回了慈宁宫,并给夫人小姐们安排了一间宫殿,摆了几张美人榻,让她们也能小憩一下。
俞筱晚在自家屋子之外的地方睡得很不踏实,不过是眯了眯眼便轻手轻脚地起身了,问服侍她的宫女道:&ldo;太后歇完晌了么?&rdo;
&ldo;还没有,&rdo;宫女回答道,又问:&ldo;宝郡王妃要去偏殿坐一坐吗?待太后起来,就能最早知道了。&rdo;
俞筱晚想了想,摇了摇头,她还是跟众人在一起比较好。
小宫女的脸上闪过一丝懊恼和焦急,却不敢催促,绞着手站在一旁,小声地建议,&ldo;若是郡王妃觉得闷,也可以去廊下走一走。&rdo;
原本俞筱晚没瞧见小宫女脸上的焦急,只是听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撺掇着自己出这间宫殿,心里就暗生了警觉,神情一整,威严地道:&ldo;如此多话,不怕吵醒了几位夫人小姐?&rdo;
小宫女再不敢多言,惴惴不安地垂下了头。
俞筱晚坐在美人榻上,透过微开的窗户往外看,走廊上、广场上,静静的,看不见半个人影,但是只要太后一有吩咐,宫女们就会鱼贯而出,也不知平日是藏在什么地方。
略看了一回,再回过头,却不见了那名小宫女,俞筱晚眸光微闪,定然是去向自己的主子禀报了。
反正一会儿太后若是宣她觐见,她就要大声嚷嚷得所有人都醒来,总要让人知道自己是被太后&ldo;宣&rdo;过去的。
正想得入神,摄政王妃也醒了过来,理了理发髻,朝她笑道:&ldo;可愿陪我去花厅坐一坐?&rdo;
皇婶邀约,俞筱晚不能拒绝,便随着她到了一旁的小花厅,摄政王妃示意宫女们退出去,待花厅里只有她们二人之时,才笑道:&ldo;成亲之后也不见逸之带你上我府上来玩儿,这一别就是几个月,你这气色,瞧起来倒是不错的。&rdo;
俞筱晚忙道:&ldo;多谢王妃挂心,晚儿的确过得极好,太婆婆和婆婆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对晚儿十分慈爱。&rdo;
太婆婆是慈爱,婆婆嘛,就难说了。摄政王妃也不戳穿她,忽地将自己的玉手放在两人之间的小几上,示意她扶脉,&ldo;帮我瞧瞧有什么要调养的吗
俞筱晚不敢怠慢,忙扶了脉,笑道:&ldo;恭喜王妃,您的身子十分康健,不必调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