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紧张得额头的汗都出来了,&ldo;确定,那印妈妈我能拿捏得住,她什么都告诉我了。&rdo;
看张氏的样子,恐怕是用了什么非常的手段,俞筱晚也懒怠去问张氏是怎么查问的,只在心里琢磨着这几句话。
若是良太妃向端妃下手,倒也是合理,毕竟那会子,先帝只有良太妃所出的摄政王、和养在太后殿里的康王两位皇子而已,康王身子极弱,摄政王是最有利的皇位继承人,若是端妃也生出个儿子来,还极健康的话,就会对摄政王造成威胁,当时大舅父选择投靠良太妃和摄政王,也是情理之中。只是,若是良太妃下的手,太后当年就应当是不知情,何来易子一说?若是良太妃易子,就更说不过去了,生都没生出来就被弄出宫了,对摄政王没有半点威胁,还要易什么?
俞筱晚一面思索着,一面不动声色地问,&ldo;早产是个什么情形,印妈妈可知道?&rdo;
张氏摇了摇头,&ldo;不知道,只知道是下了药,让端妃娘娘早产,早产自然容易难产,端妃娘娘薨后,只停灵一天就出殡了。&rdo;
俞筱晚再问,&ldo;舅父是怎样下药的呢?&rdo;
虽然那会儿曹清儒是在詹事府任职,可是也只能觐见皇后和太子,没得见妃嫔的道理,要下药难度太大了。
张氏似乎十分清楚,&ldo;有个太医,是你舅父的好友,听说事后就辞官了,你舅父自然是见不到端妃娘娘的,这才没被人怀疑啊。&rdo;
俞筱晚点了点头,安抚张氏道:&ldo;既然是已经发生的事儿,也不必太担心了,我跟二爷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帮忙掩盖过去。&rdo;说罢便起身要离去。
张氏急得一把抓住俞筱晚的衣袖道:&ldo;你打算怎么掩盖?那个太医,最好是……&rdo;她做了个杀头的手势,&ldo;这样才安逸。&rdo;
俞筱晚似笑非笑地道:&ldo;若是我找到了那位太医,就告诉给舅母,舅母自己去……&rdo;回了张氏一个杀头的手势。
也不理会张氏尴尬的神色,俞筱晚淡笑着甩开张氏的手,扬声唤了初云进来,回了前厅。
宴会开始之后,秦氏终于逮着一个机会,跟俞筱晚说了曹中敏的婚事,&ldo;前日我亲自带着媒人去了韩相家,表示咱们不想拖累韩五小姐,韩夫人却又说没退亲的意思,只是觉得女儿还小,想多留两年再嫁。我好言好语地央求了大半天,韩夫人总算是松了口,说道明年开春之后,就请人算吉日。&rdo;
秦氏很委婉地诉说自己的辛苦,只是为了告诉俞筱晚,这事儿是因她尽力周旋,才得以圆满解决。因为她发觉俞筱晚比较重视曹中敏的婚事,想在俞筱晚面前讨个好印象。
俞筱晚道了声辛苦,想了想又道:&ldo;这样吧,若是明年开春婚期定下来了,就让小舅母亲自去送亲吧。&rdo;
有未来婆婆陪着去外地成亲,自然是对韩甜雅的一种尊重,但也是俞筱晚为了保全武氏的一个法子,谁知道将来曹清儒会被陛下如何处置?
秦氏没做多想,一口应了下来,两人才回了席。
曹府虽小,但是内外分明,俞筱晚直到离去的时候,才在二门处见到了同行的几位男子。
君逸之正与静晟、君之勉几人说着话儿,言笔晏晏,仿佛是多年的好友,彼此之间没有一丝芥蒂似的。
发觉到夫人小姐们出来了,静晟世子的眸光迅速在人群之中找到了俞筱晚,在俞筱晚的小脸上转了几圈,再瞄了一眼她尚不明显的腹部,含着笑上前来拱手,&ldo;表姐,近日可安好?&rdo;
二十几岁的男子唤自己表姐,俞筱晚听着别扭,小脸上却丝毫不显,微微笑道:&ldo;世子安好。&rdo;
静晟世子自来熟地道:&ldo;叫世子太见外了,表姐叫我妹夫便是。&rdo;
俞筱晚置之不理,她没跟静晟世子这种心机重的人套近乎的爱好,只看向被曹清淮绊住的逸之,原本与俞筱晚一块的贺氏走近君之勉,想与他交谈几句。
静晟就趁机走到晚儿的身边,低声道:&ldo;风雪大的时候,还是不要出城比较好。&rdo;
俞筱晚有些莫名地看向静晟,静晟望着她微微一笑,眼睛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绪,俞筱晚有些意外,也有些羞恼,偏过头问秦氏,&ldo;马车何时能过来?&rdo;
此时曹中雅已经抢步上前,坚定地站在丈夫的身边,静晟无可无不可地让她伴着,眼睛却一直在俞筱晚的小脸上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