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秩序源于资源整合与规则重建。”少年顿了顿,目光扫过雨棚外秩序井然的车流和远处隐约可见的、标着黑眼标识的安检站。
“淮安集团接手后,重组了地下物流,规范了灰色产业,将原本无序的暴力转化为可控的安保力量,同时开放了部分基础物资的平价渠道,这才是城市快恢复运转的主因。”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用词精准。
没有陈涛话语里的夸张渲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仿佛他亲身经历过、甚至主导过这一切的细节。
陈涛张了张嘴,一时竟找不到反驳的话。
太唬人了!
对方说的那些词,听起来比他那些更专业,也更像那么回事。
“同学你谁?你怎么连这些都知道?”陈涛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自己吹个牛皮也能遇到打假。
杨斌也好奇地看着他,感觉这位同学气质很不一般。
“我我叫王冰。”
吕诚他笑了笑,那笑容温和无害:“新生,临床义体修复与神经接驳专业。”
“义体医生?”
陈涛和杨斌都愣住了。
这个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义体医师,负责安装、维护、修复乃至设计义体,与人体神经系统的精密接驳。
要求极高,既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又需要顶尖的工程学知识。
“对。”
“那……那你刚才说的那些……”
杨斌忍不住追问:“关于中心城的变化,还有淮安集团……”
吕诚拉上防水外套的帽子,遮住了小半张脸,只露出线条清晰的下颌和那抹平静的微笑。
他迈步走进棚外的雨幕中,声音清晰地传了回来,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淡然:
“哦,那个啊,我只是个路过的……吃瓜群众。”
话音落下。
他的身影已融入主楼入口处熙攘的人流和迷蒙的雨雾中,消失不见。
留下陈涛和杨斌站在雨棚边缘,面面相觑,一脸震惊加茫然。
“吃瓜群众??”
陈涛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刚才似乎遇到了一个极其古怪又深不可测的家伙。
谁家吃瓜群众能知道这些?
他这样的才叫吃瓜群众好吧!
这时队伍已经轮到杨斌了,陈涛立刻拉着他上前登记。
“等登记完,我带你在学校里面逛逛。”他说:“听说今年天和重工秦氏的秦月也来我们学校了!”
“她为啥放着自家的天和理工不去,要来咱们医院学啊?”杨斌问。
“你知道树神的传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