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导点点头:“行。”
她听明白了,今天演的应该是上学的那几场戏。
她问:“就我自己吗?燕燕上学都是姐姐送的,还有苏老师也送过她几回。”
王导:“上午不拍上学,下午才拍,下午再把人都给你叫齐。上午就拍你在这条街上逛街的景。”
“哦。”她点点头,“好的。”
回忆录中说过,祝女士少女时期很喜欢家门口的这条街,因为这条街的尽头就是电影院与大百货商店,旁边还有西点店、书店等许多好玩的地方,她常常逛来逛去的。
她说:“燕燕有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你们做了吗?”
王导笑:“拉二胡和小提琴合奏那本是吧?中西合璧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做了,一会儿就安排你去书店买它。”
民国街挺长的,做得算是很还原。街上游荡着数千个群演行人,不过这笔钱不是他们剧组一个人掏,而是由几个剧组分担。
她占着这半条街,刚才过来时就看到另外半条街上也架着摄像机和灯光师呢,好多人围着在拍戏。
王导也说:“今天我们就在这半边拍。”
摄像师和灯光听说了就去布线,就围着这半条街来。
柳苇问:“祝家楼的大门是回头棚里做,还是在这里拍?”
这种有真实历史原型的剧情就是有点麻烦,不能随便做个大门充数,祝家楼现在是祝氏博物馆研究院,就在上海矗着,回头剧里播出来了,有一点不一样都能被观众挑刺。
她看了,这部电视剧的联合制作就有祝氏博物馆研究院,估计人家也是会派专家来指导的。
王导笑着拉她走过去,指着一个漂亮的大门说:“这不是吗?这条街当时复原改建的时候,就把祝家楼大楼给照着建了。”
她目瞪口呆。
只是在百科上看照片还不真切,真真实实站在这里,她才发现这幢楼真不是一般的漂亮。
大楼是白色的,可能是大理石的石材。
门前是环状台阶,大概有十阶左右。
上台阶到大门口,两只立柱架起一个顶,顶下有一只煤气灯,然后才是深色大门,大门顶上还有云形的窗,顶上有只小铜鸟。
柳苇:“这是宫殿吗。”
王导:“祝家楼当时就是仿着法国宫殿造的嘛。”
柳苇:“好有钱……可惜后来败落了。”
王导:“富不过三代嘛。好了,这就是你一会儿要进的大门,先熟悉熟悉。对了,我听说你住别墅的,跟这个差不多吧?”
柳苇:“没有啊!差别大了去了!再说,我那别墅是公司给的,不是我自己买的。”
两人一起往下走,她接着吐槽:“我的别墅才不要这么多台阶,回个家还要上这么多台阶,要累死我啊。”
王导哈哈大笑:“台阶多才显得你家门第高嘛。”
柳苇:“平平的就好,年轻时上台阶不觉得,年纪大了上台阶会更辛苦的,以后您就知道了,年纪越大,越巴不得住在平地上。”
&nbs-->>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