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东汉朝廷封曹玹为西乡侯。
很早就去世,没有后人。
后来以曹赞、曹壹兄弟二人先后续封为西乡侯,继承曹玹的爵位。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济阳怀王玹,建安十六年封西乡侯。早薨,无子。二十年,以沛王林子赞袭玹爵邑,早薨,无子。文帝复以赞弟壹绍玹后。黄初二年,改封济阳侯。四年,进爵为公。太和四年,追进玹爵,谥曰怀公。六年,又进号曰怀王,追谥赞曰西乡哀侯。壹薨,谥曰悼公。子恒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千九百户。[1
曹峻(出生年月日不详-公元259年),字子安,三国时期曹操之子,秦夫人所生。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死后谥曰“恭”。
人物生平
陈留恭王曹峻,字子安,曹操之子,秦夫人所生。
东汉时期,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封郿侯。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徙封襄邑侯。
魏文帝曹丕时期,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进爵为公。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改封为陈留王。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襄邑县。
魏明帝曹叡时期,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又封陈留。
魏高贵乡公曹髦时期,甘露四年(公元259年)薨,谥曰“恭”。儿子曹澳嗣位。[1]
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死后谥号范阳闵公,记载于《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曹矩,魏武帝曹操之子,早薨,无子。
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曹均之子曹敏奉矩后,封临晋侯。
黄初三年追封谥矩为范阳闵公。
太和六年,追进矩号曰范阳闵王。
历史记载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1]:
范阳闵王矩,早薨,无子。建安二十二年,以樊安公均子敏奉矩后,封临晋侯。黄初三年追封谥矩为范阳闵公。五年,改封敏范阳王。七年,徙封句阳,太和六年,追进矩号曰范阳闵王,改封敏琅邪王。
曹干(公元215年—公元261年9月14日)[1],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第二十五子,母为妾室陈氏。三岁丧母,曹操命王夫人抚养。五岁时父亲曹操去世,临终时将其托付于曹丕抚养。[4]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薨。子女不详。
人物生平
生母陈妾,养母王昭仪。
汉建安二十年曹操妾陈氏生曹干,当年即封高平亭侯。二十三年,生母陈妾死,曹干养于王昭仪,徙封赖亭侯,其年又改封弘农侯。
魏文帝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公。三年,为河间王。五年,改封乐城县。。七年,徙封巨鹿。魏明帝太和六年,改封赵王。干母(王昭仪)有宠于太祖,及文帝为嗣,干母有力。文帝临崩,有遗诏。是以明帝常加青龙二年,私通宾客,为有司所奏,赐干玺书诫诲之。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五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