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过隙,春华眨眼而逝,冬日被大雪裹挟着呼啸而来,年关将近,城中有名的戏班子进了宫来,要演一出梁祝,陛下却频频蹙眉。
“不好。”
“哪儿不好?”
姜与倦说,“梁祝我是读过的。这故事里的人,命很苦…”
白妗笑道,“最后不是化蝶了么,还是美满的。”
他却嘟囔着,摇头,“没有相守,不好。”
白妗抱着女儿,失笑。
后宫没有姐妹,白妗只得跟皇后、宁妃,现在的太后太妃们凑一起看戏。
年年都演一样的戏码,她们提不起兴致,太后的神色也不咸不淡的,心想一会去谁宫里打几圈叶子牌,哎这一把老骨头真不想动,不然一会让她们留下来吧。
那班主见大家都反应平淡,唯恐惹得贵人不满意,忙趁中场休息时作揖:
“娘娘们莫恼,还有绝活儿呢!”
他说的“绝活儿”,就是最近新排的戏,城里都演过一圈了,反响热烈,绝对出不了错。
台上又是,白妗越看越觉得眼熟,这这这透着一股浓浓恶俗风气,不就是杜相思的即视感,还什么城主妖姬?
白妗快要淡定不下去了,谁品味那么可怕啊竟然给编成了戏曲,根本没眼看!
她这边坐立不安,没想到这一折子戏却吸引了太后们的注意。果然一个个乐起来,看到精彩处还会说一声“赏。”
故事虽说荒诞了一些吧,但蛮合胃口,一波三折,主角俩也不似往年那叽叽歪歪的生离死别,倒是热热闹闹。
看戏,就是图个乐子不是。
谁不喜欢团圆啊?
连陛下也喜欢。
这喜欢体现在,尤其青睐成双成对儿的东西,有个士子写文章写得很好,陛下极为欣赏,当即赏了一只象牙的碎玉纹酒具,没想这酒杯是一对的,一只赏出去,另一只就单着了。
于是皱皱眉,把剩下的一只连夜送到了人府上。
这下误会大了,士子以为陛下非常赏识自己,大喜过望,写了一首诗称赞陛下多么多么的英明神武,后宫多么多么的和谐,与娘娘多么多么的举案齐眉…
举案齐眉?这词儿能乱用?
昭仪是妾,你说一个妾跟陛下举案齐眉?
大不敬!
藐视皇威!
当今陛下可是出了名的严厉!
这士子出尽风头,早就惹人眼红,是以众人翘首以盼,就等着他被扒一层皮!
士子也觉得自己完了,抖抖索索地进了宫一趟,出来的时候,却在宫门外跌了一跤,又哭又笑,莫非吓疯了?
却是乐疯的,陛下——又重重地赏他了!
不知何时,民间兴起了一项活动,那就是,模仿皇帝的口吻写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