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个问题:眼睛说它会了,但手却没跟上,配合不默契。
曹慧兰却觉得无所谓,“样子无所谓,反正一蒸都是白白胖胖的。”
赵夏意觉得有道理,于是开始团四不像的馒头,团着团着突然捏了一只小兔子出来。
曹慧兰觉得好笑,“那多捏几个其他的吧。”
其实她想说要是有孩子肯定喜欢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然而想到赵夏意他们似乎还没有要孩子的打算,便将话咽了回去。
当年他们夫妻急着要孩子却怀不上,后来以为生不了了,所以抱养了许国盛,可后头紧接着又生了女儿。倒不是说后悔,只是养了那么多年却发现他们的亲缘还是淡。
所以她就觉得生孩子这事儿让夫妻俩决定吧,长辈掺和太多并不是好事。
只不过赵夏意捏动物也就捏那么两种,更复杂是的也不会。
曹慧兰团了一些馒头之后开始做面鱼,鱼头圆滚滚,鱼尾圆滚可爱,身上的鱼鳞则是用勺子一点点压出来的,眼睛那里甚至还剪来一点红纸贴上。
面鱼做完又做枣山,面团搓成长条,再挽成花朵的样子,上头插上一颗大枣,再将这些花朵摆成山的模样压紧然后等着上锅蒸。
剩下的面团不多了,曹慧兰便都做了馒头,然后便指挥许根生去烧火准备蒸最开始醒发的那些馒头了。
用曹慧兰的话说,“家里不养闲人。”
家里干活最少的赵夏意竟然有些心虚了。
曹慧兰扭头看她,“我跟你说,人上了年纪更得活动,甭管是脑子还是腿都得动起来,不然脑子就生锈了。你爷爷上了年纪后不折腾他啊,他能一天摊着不动一下。”
赵夏意悟了,然后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堪忧。
因为她也是能摊着觉不走着的一挂人,年纪轻轻尚且如此,年纪大后许沐晨会不会找跟绳子拽着她出去溜达?
想想这画面竟然觉得有点恐惧,像在遛狗。
赵夏意忙行动起来。
馒头上锅,火苗旺盛,赵夏意听着许根生还哼着革命歌曲,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日子是真好啊。
一上午的功夫,一家人蒸了一大竹筐馒头,除了当天吃的,剩下的全部要放凉然后冻在外头的一口大缸里。
值得一提的是大缸里此时堆满了年货,整条的猪后腿,前几天烙好的煎饼至少有二百张,昨天的豆腐盐腌了一部分,用水煮了一部分,剩下的全冻成了冻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