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又想起什么,问:&ldo;浙东都知兵马使李将军的女儿听说诗才出众,今日可也来了?&rdo;
李淮固垂眸出了席,径自到案前叩拜:&ldo;臣女李三娘见过皇后殿下。&rdo;
皇后眼前一亮,这孩子貌美出尘,装扮也大方,往灯影里一站,宛若一株幽然盛放的玉兰。
她想起那些关于这孩子能预知吉凶的传言,不由暗暗摇头,李光远屡立奇功,膝下又有个如此出色的女儿,那些人怕李家得势,居然能想出这样的谣言。
&ldo;起来吧。&rdo;皇后问李淮固,&ldo;你叫三娘?可有大名?&rdo;
这厢说着话,那厢蔺承佑耐心烤着鱼。
烟气一阵阵飘上来,熏得他眼睛疼,不过这正合他的心意,带来的药膏快用完了,临时找不到趁手的,他只好随便抹了点滕玉意给他的药膏,哪知那药膏气味不但刺鼻,还经久不散,这一下午无论他走到哪儿,都会招来关切的问询。他统一回说是余奉御新调的药膏,但被问得多了难免心烦。
这烟气熏得久了,说不定能把他身上的药味遮一遮。
李淮固回皇后道:&ldo;回殿下的话,臣女大名&lso;淮固&rso;,取&lso;淮扬永固&rso;之意。因上头有两个姐姐,小名就叫三娘。&rdo;
皇后还待细问,宫人领人进来:&ldo;滕娘子、杜娘子和杜公子来了。&rdo;
皇后觑着三人行止,暗赞滕杜两家子弟出色,待三人到了近前,忙温声道:&ldo;免礼。噫,这孩子脸上怎么了?&rdo;
蔺承佑忍不住抬头,滕玉意脸颊上系着一方水色绡帕,只露出额头和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额头上满是又红又肿的小疹子,哪还看得出平日的姣好模样。
他狐疑望着她,昨晚她还好好的,怎么突然肿成面团了,而且还是沾满了红点的白面团。
太子和淳安郡王听说是滕绍的女儿,早把目光投到滕玉意身上,一望之下也都有些诧异,这模样着实有些骇人。
宫人忙说:&ldo;滕娘子才下船脸上就起了红疹子,像是犯了风疾。怕惊了娘娘,只好用帕子遮一遮了。&rdo;
皇后担忧地对身后的女官说:&ldo;快给滕娘子瞧瞧,天气虽然见暖了,毕竟还未入夏,湖风吹久了,身子弱的人难免受不住。&rdo;
滕玉意敛衽道:&ldo;劳娘娘挂怀,臣女这风疹每年都会发一回,不大碍事的。&rdo;
女官过来替滕玉意把了脉,也说不大妨事,开了方子请皇后过目,让人送到厨司煎药去了。
皇后唤了滕玉意和杜庭兰近前,只遗憾滕玉意突然坏了容貌,也没法好好端详,好在杜庭兰温然如美玉,实在让人心生欢喜。
她细细打量着姐妹俩,最后牵着滕玉意的手说:&ldo;你阿娘与我年纪相近,当年她未出嫁时,我们常在一处玩的,看你这双眼睛,倒与你阿娘生得极像。来长安几日了?可还住得惯?&rdo;
她态度亲厚,待滕玉意又与旁人不同。
滕玉意顿觉四面八方投来无数道视线。
她前世就与刘皇后打过几回交道,心知刘皇后平易近人,于是含着笑意回道:&ldo;来长安快一月了,吃住上都很习惯。&rdo;
皇后满意点点头:&ldo;别大意了,这病虽说是面上的事儿,饮食上尤需留心,这几日你仔细将养,要是觉得身子不适,就先回房歇息。&rdo;
滕玉意就要告退,昌宜却兴致勃勃地说:&ldo;滕娘子,刚才我们说到邪祟,阿芝说你有一把能辟邪的小剑,上回还用它逼退了尸邪?&rdo;
滕玉意欠身:&ldo;回殿下的话,这剑没那么神通,上回能逼退那妖邪,全因有青云观的符箓相护。&rdo;
昌宜跟阿芝对视一眼:&ldo;话虽如此,用翡翠做剑也不常见,我和阿芝好奇很久了,滕娘子能不能给我们瞧一瞧呀?
蔺承佑眼皮一跳,那剑昨晚才泡过他的浴汤,浴汤里的澡豆尤其不常见,万一让人闻出来,他和滕玉意就别想说清楚了。
他挥了挥面前的烟气,若无其事要拿别的话岔开,滕玉意却坦然从袖中取出了小剑递给身边的宫人,谦恭地说:&ldo;粗鄙之物,只怕入不了殿下的眼。&rdo;
宫人把剑呈上去,昌宜和阿芝小心翼翼把玩了一阵,又把剑递给母亲瞧:&ldo;滕娘子,你这剑从何处得的?&rdo;
滕玉意说:&ldo;这是我阿娘的遗物,来长安之前整理箱箧时偶然翻出来的,只因怀念母亲,才时时带在身上。&rdo;
昌宜和阿芝又问蔺承佑:&ldo;阿兄可听说过这样的翡翠剑?&rdo;
蔺承佑笑了笑:&ldo;没听说过。这东西既是人家心爱之物,摔碎了就不好玩了,还给人家吧,你们想要道家法器玩,阿兄替你们搜罗便是了。&rdo;
昌宜和阿芝高兴起来:&ldo;好喔,我们也要能认主的那种。&rdo;
滕玉意悄悄朝蔺承佑那边一溜,她自然知道他为何替她遮掩,其实剑上已经没有他的澡豆香味了,小涯的灵力恢复之后,不肯再老老实实在剑里待着,早上才跑出来向她讨了一回酒喝,现在剑上全是桑落酒的香气。
皇后让宫人领滕杜两人入座,扭头才发现李淮固还在身边静立,方才只顾着同滕家的孩子说话,倒把这孩子忘了,于是笑说:&ldo;回去坐吧。&rdo;
李淮固轻声应了,款步回到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