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看着他俩,语气生硬地道:“此事尚未查清,现在就严惩太子,岂非对他不公正。”
费安远随即又道:“但现在也并没有证据表明藏书楼被烧非太子所为,倘若陛下便因此而放任不管,那天下的文人会认为皇上是在偏袒太子,将严重地损害陛下在天下文人心中的威信,严重地影响百姓对朝廷的信任。
所以,还请陛下为了江山社稷,严惩太子。”
“请陛下严惩太子,还国子监师生公道。”
端王,梁王,高擘,高隽,高卙,高威,郭清江,张太祥等太后一党,全站出来跪下向皇上恳求。
高悠冷眼旁观。
发现附和的官员,已经占到了在场差不多一半的人,这还是刚刚已经废掉了三个,要不然势力更大
这表示,太后在朝堂上拥有的势力,已经快要跟皇上分庭抗礼。
要是再加上那些在外地为官手上的力量,太后的势力之大,想想都让人害怕。
“那个死老太婆居然拉拢了这么多人,再让她这么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朝堂上的这些官员都得被她拉过去,到那时恐怕就连父皇也镇不住她。”
高悠意识到,现在形势已经很不乐观,自己必须尽快想到解除皇上顾虑的办法才行。
要不然,那天皇上压制不住太后一党,那他就完了。
皇上的脸上布满寒霜,双手抓住龙椅扶手,捏得骨节都发白了。
他心里清楚,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太后,端王等人在策动。
但他也清楚太后、端王一伙的势力有多么庞大,如果此时与他们翻脸,将会引发朝廷的动荡,甚至可能导致国家的分裂。
现在外夷方面也对大恒虎视眈眈,如果内部再形成对立,大恒江山必定风雨飘摇,百姓也将生灵涂炭。
一边是自己最重视的儿子,一边是国家的安危和稳定。
皇上的内心,如同两股巨浪在激烈碰撞。
高悠看出皇上心中在纠结,想了一下,主动对皇上道:“父皇,既然此事因儿臣而起,儿臣愿辞去太子之位,给国子监师生和京城文人交代。”
高悠心里清楚,现在他最大的倚仗就是皇上,绝不能让他独自承受巨大的压力。
至于太子之位。
皇上现在正当壮年,身体也结实,再撑十几年没问题。
谁能真正继承皇位,要看最后谁的实力强,拳头硬。
只要有了自己的力量,哪怕最后皇上没传给他,也可以凭实力夺取。
就像李二,靠着玄武门之变,不也登上皇位了吗。
所以,现在当不当太子无所谓。
重要的是赶紧培养出自己的力量。
这个皇位是他的,没人能抢走。
听到高悠竟然主动要辞太子之位,在场的所有大臣全都吃了一惊。
因为从古至今,都没有听说过有太子主动请辞的。
端王等人也都为之一怔,扭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不知道他是真的在请辞,还是在以退为进。
现在的高悠,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真的让他们捉摸不透。
皇上看着高悠,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高悠是为了大局,也是为了不让他在此时难做决定,才做出这样的牺牲。
但这份牺牲让他的心,如同被撕裂一般,痛楚无法言表。
大殿上的死寂般的无声,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的压抑,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都等待着皇上最后的决断。
皇上看着高悠问:“你想好了?”
高悠没有任何思考,义正言辞道:“想好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终归是因儿臣而起,儿臣有义务来承担这个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