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江东以海运立国,那将来朝廷上势必有重视海运的传统!不会被锁死在内核漕运当中。
当初不立田制,重视工商之际,孙策就想过跟交趾、东南一带的贸易。
孙策至今还是当初的想法,不论是东北、还是东南,都能够向中原提供充足的财富。
关键还是中原能够发展起来工商业,有充足的人员从事海外贸易,也有大量的工坊源源不断的产出无数财富,这才能兴盛起海上丝绸之路。
以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豪杰拥兵一方的形势而言,这个海上丝绸之路,完全可以有南北两条线。
向北贸易牛、马、毛皮、人参等高寒物资,向南贸易金银、香料等财富物品。
但不论哪一条路,显然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员从事工商,要是每个平民都守着十几亩地,怕是幽州就算有战马,亦无力去将其贸易回来。
而张昭听闻孙策之言,则从容说道:“我以为此事,不仅可以召集商贾,亦可召集各郡豪杰。”
“各郡豪杰?”孙策问道:“长史是欲召以游侠去行此事”
张昭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仅是游侠,而是各郡豪强、大族。如今江东任侠,多指仗义疏财,结交俊杰的豪士。如张允、朱桓、凌操等皆有侠名。”
孙策点了点头,张允和凌操就是这种任侠的两个典型。
张允以仗义疏财,在州郡皆有名望。凌操则好任侠,聚少年数百人,常乘船周游于江淮之间。
当然这种任侠,并不止江东如此。大汉的任侠,没点名望、没点家资,是真闯不出侠气。蜀地的甘宁就带着部下以锦帆在长江上浪荡,豫州的曹仁就带着少年,周游于淮泗之间。
这种人倒是天生适合带着几百人,架舟乘船,而走南闯北。是后世那些文弱书生完全没法比的。
张昭继续说道:“江东大族其实皆颇有家财,如张氏、朱氏、陆氏等皆有宗族、部曲数百、乃至上千,若这些大族愿意派出商队,前往幽州,将军所期,可一朝达成。甚至将军族上,亦可派出族人。”
“孙氏子弟?”孙策看向张昭:“长史是指仲谋?”
张昭点头,笑着说道:“二公子已经年近弱冠。冠军侯在此年岁,已经领上万骑兵骠扬万里,策马大漠。二公子非庸才,领万人浮海至幽州市马,完全可担重任。”
孙权啊。这个小家伙的确是快加冠了。
虽然后世总是瞧不起孙权,但作为东吴的开国之君,他的权谋、手段是远超当今诸侯任何人的子嗣的,不论刘琦、刘琮还是袁谭、袁尚,都被孙权甩出去一百条街。若是袁谭、袁尚有孙权能力的十分之一,也不至于被曹操只用了七年,就全部扫平。
<divclass="tentadv">要知道不论袁谭、袁尚所继承的基业,都在孙权之上数倍啊。
因此若有将来,孙策必然十分慷慨,不吝于将孙权在海外封王。
孙策相信,以他的才干,一定能在海外开疆拓土,将诸夏文明推及封疆。
只是这个小家伙,现在脑袋里恐怕还没有这种大志,让他统领商队,孙策怕他带头贪污,肯定偷偷侵吞孙策的财产。
孙策跟张昭是心腹之交,君臣相知,根本没有隐瞒,坦率说道:“仲谋如今心性未定,玩性颇大。让他统领商队北上,他怕是要藏匿财富。”
张昭笑着说道:“如此对将军而言难道不是一桩好事?”
“哦?”孙策诧异的问道:“此言何解?”
张昭从容的手抚下颔,说道:“二公子只是心性尤为顽劣,但不乏才干。其能有贪财之心,便有求财之能。待其返回,必然全力尽善舟师贸易之事。以期下次往返,获利更大。将军可信任二公子,将舟师互市之事托付于二公子,必日尽妥善。”
孙策不禁一笑,这算不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另类解释?
不过,不论怎么讲,孙权的才干,孙策是非常信任的。
让他亲自负责此事,说不定真的能把互市贸易搞得风生水起。
孙策想了想,回道:“可,那就迁孙权为市马都尉,以都尉陈宝为其副将,召集江东大族,前往幽州。”
对幽州鲜于辅的善意,孙策可谓是慷慨回报。
除了市马的物资之外,又赠给鲜于辅瓷器百套、澄锦百匹、名刀三十口、织金朱红锦袍三件。
而对使者徐邈,孙策没有孙权那么粗犷,直接赠珍珠两筐数十石,而是赠给了他珍珠饰品、金簪步摇以及江南玳瑁、象牙箸上百件。
这些东西,以往看起来都不值钱,尤其珍珠,在江南这处鱼米之乡,珍珠多的跟石头一样,论筐计数。
但经过加工打磨,配以金银,如今珠光宝气,贵气逼人,十分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