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最快更新[630kan。cc]
第2章前将军领荆州牧,典扬州如故,持节开府督益荆扬交四州军事
六月,孙策在建康没有等到袁、曹开战的传闻,天子使节御史中丞赵彦抵达江东。
这位御史中丞最近可谓是声名鹊起,天下诸侯无不闻其名。
其以忠谏直言,议有可纳而闻名,其陈述时策,多有建略,是一个晁错般的能臣。
他最名动天下的一份上表便是“请并有司郡县疏”。
孙策曾听闻这份表文的大概内容,以为颇合天子之势。
其言:“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权归中枢,吏多倍古。及董卓乱政,郭、李败纲,汉室凌迟,州郡残破。或一司之员,无以为守。或一县之地户不满千。而具僚以众,资费曰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须数万,如何可充?”
“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琴有更张之义,瑟无胶柱之理。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敢陈于建,伏听裁处。”
他这篇谏言疏,寥寥不到百字,但可谓是字字珠玑。
一字一句,都直指天子中兴之大弊,那就是朝廷百官对赋税压力极大。
他天子所能强势掌控的河南、河内、河东、弘农四郡,都在董卓之乱中日渐残破,这四郡之地,人口可能还不及百万。
但要养上万军队之余,还要养朝廷公卿百官!
要不是地方诸侯都会朝贡输赋,天子根本没办法维持这么大的朝廷。
但这些朝廷公卿中,绝大部分人都因为天下凌迟,而失去权柄。
公卿虽位其职,但皆不掌其权,空耗府库而已。
所以天子在赵彦的建议下,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再次在东汉的基础上,加强了尚书台的权柄。
这也是天子多年来大权旁落,颠沛流离的反扑。内朝权柄,昌盛一时,外朝的公卿大量失其权柄。
三公九卿中太尉、司空直接被空置,不再设任何属吏。对应的太尉下属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以及司空所属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都被近乎废除。
而司徒下属的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本来就没什么权柄,其中太仆服侍皇帝,没有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大鸿胪执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这对当今汉室而言完全无足轻重。仅仅留下一个管人头的廷尉还有点文字上的地位。
而尚书郎、侍中和御史中丞的权利被大幅增强。
他们以五曹尚书,执行天子意志。
这将东汉以来,尚书台权柄逐渐增强的地位更进了一步。
而地方上,尚书令荀攸更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河内、河东并为一郡,裁撤大量县域,以此前治为三辅第一的能臣张既领河东太守。
又将弘农并入河南尹,裁撤十余县,以号称政绩常为天下之最的能臣杜畿担任河南尹。
由是京畿之地,郡界宁静,政通人和。
以河东、河南为股肱两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朝廷一时兴盛,颇有中兴之望。
以百万军民,辅天子刘协,加名将刘备为爪牙,纵以曹操之强,亦时惮之。
当然赵彦有如此才能,而不知名,只有一个原因,历史他被曹操所恶,诛而杀之,其内外之亲,多所见戮。
不过,对赵彦,孙策也没有太凝重。
汉室中兴之势,不止一次了。从董卓入朝,诛杀宦官开始,天下就期待着天下能够扫清奸佞,开始中兴。
但事实证明,赶走了豺狼,又迎虎豹。
王允诛杀了董卓,以为其乃是扶汉室之望,大汉中兴可欺,结果却将汉室推向了更惨烈的末路。
上一次中兴,还是天子欲扫平关中之时。王师在刘繇的统帅下,屡战屡胜,一路收复疆土,开拔至陇山。
结果随即就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惨败,两万王师,一战尽殁于诸侯。
使得天下诸侯对汉室的敬畏,彻底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