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何为四脚记账?”周管事有些懵然问道。
年若薇心下一惊,忽而想起来四脚记账到乾隆年间才会在大清普及,说不定康熙年间还未出现四脚账法。
于是她压下心底震惊,开始耐心解释。
“四脚账记账,原则上就是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无论是否为银钱抵扣,都需记来账,又要记去账,且二者金额必须完全对上。”
“少夫人,在下愚钝,不知这账页又该如何记录?”
“纸笔伺候。”
年若薇接过孙妈妈递来的湖笔,笔走龙蛇间,就写好了账页的格式。
此时周管事好奇的接过少夫人递来的账页,顿时眼前一亮,满眼喜色看向这位精明能干的少夫人。
“这。。这。。还是夫人深谋远虑,蕙质兰心。”
孙管事算是账房世家,他祖上都是给高门大户当账房,自然瞧出生氏所说的四脚账简直精妙绝伦。
那帐页格式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记收帐,下方记付帐,上下所记金额进出必须相等,让人一目了然。
“今后记账不必如此繁琐,此法立即让陈家的商铺一并用上。”
“四脚账法简直比现下用的三脚帐法高明许多,少夫人,可否将此法用与陈家私塾中传道授业?”
“可,另外若旁的账房想学,你们大可不吝赐教。”
孙妈妈今日还担心少夫人头一回管家会露怯,此时看着少夫人运筹帷幄,将最心高气傲的账房管事治理的服服帖帖,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而此时年若薇正在翻阅陈家商铺的名录,陈家果然是百年世家,底蕴惊人,田庄铺子几乎遍布大清全境,她甚至看到陈家在科尔沁还有私人牧场。
她一时间也无法完全梳理清楚陈家的产业,于是让人取来陈家在海宁府的产业,就近梳理出头绪来。
“周管事,通知下去,就说我要改革海宁府里的陈家米粮铺子!”
“这六十三家米粮铺子下月开始采用分红制,除去成本,陈家每月只抽走五成红利,旁的让掌柜按照分成比例分红给伙计,多劳多得。”
年若薇看到周管事有些为难,又寒着脸补了一句:“今后每年考核业绩一回,采用末位淘汰制,既公平又合理。”
周管事顿时眼前一亮,忙不迭的点点头:“少夫人英明。”
年若薇又查看了陈家宅院内的开销账册,虽看出不少问题,但她知道深宅大院难免有些阴私之事,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她也不好太刻板无情,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账房里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陈家二老的院里,老祖母谢氏手里捏着长媳生氏亲手绘制的四脚帐页,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陈家老太爷亦是不吝夸赞:“你这孙媳颇有你当年的气魄,文宴那孩子替我们选了个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