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母更是早就注意到了卫辞,虽然卫辞比自己女儿小了三岁。
可这俗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
只是卫家人是搬到青州不久,钱母没找到和卫家熟悉的中人。
再加上卫辞年纪太小,如今也才十岁,钱母也就没心急。
谁又能想到,钱母绞尽脑汁还没找到机会跟卫家扯上关系时。
自己的女儿却跟卫辞的母亲能同在一处学习刺绣呢。
更让钱母没想到的是,她那个蠢货闺女,还把人得罪了!
多好的机会啊,若是闺女聪敏一些,抓住了机会能做卫家的儿媳。
将来卫辞出息了,她以后在钱家也不用担心未来了。
别看钱母现在挺风光,家中主母,掌管中馈。
可她没有儿子,只有钱嫣儿这么一个女儿。
钱父倒是有几个庶子,将来等钱父老了,庶子掌家,到时钱母还不知怎么样呢。
她那么期盼女儿能找个有出息的读书人。
也是希望女儿将来有了好前程,能让钱家的那些庶子有了顾忌,不得不善待她。
现在女儿亲手错失了一个这么好的机会,钱母比钱父还要懊悔生气。
等到钱嫣儿回家,一向疼她的钱母差点没抄起鸡毛掸子直接揍她一顿。
钱嫣儿一回来就看到娘亲对她怒目圆睁,不由得委屈道:
“娘,我又做了什么让您不高兴了!”
钱母捂着胸口直喘气:
“你个蠢货,知不知道自己错失了多大的机会。”
钱母告诉钱嫣儿她骂过的宋娘子是去年名动青州的小三元卫辞的母亲。
钱嫣儿也很意外,她没想到宋娘子那个穷酸样,竟有个那么厉害的儿子。
随即钱嫣儿也有些懊悔,但她嘴硬:
“那个宋娘子一看上去家中就穷的很,她儿子就是再厉害又怎样!
娘你还想把我嫁到那种穷酸人家吗?爹他才不会同意。”
钱母却冷笑一声:
“你可知道,你爹都打算把钱媛儿那个小贱人也送到何大家那儿跟你一起刺绣了。
还向她们母女承诺,只要能讨得宋娘子欢心,成功嫁给卫辞,就把她记在我名下做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