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一个超忆症的孙富贵,在座的没一个简单的。
不愧是江南书院,网罗人才各种人才,卫辞叹为观止。
跟山长谈完话出来后,卫辞发现自己居然还算特招人才,对于他这种提前录取的,江南书院还免学费。
程佑安也擦着边录取,但孟轻舟依旧没能考进来。
不过他并未气馁,与程佑安卫辞相约明年再见。
卫辞在江南书院安定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往家里写信。
告诉尔雅与卫岳,他已经成功进入江南书院读书。
接着他就正式在江南书院安顿了下来。
江南书院占地面积极大,整座文曲山都是书院的地盘。
整个书院讲堂,书舍,藏书阁,饭堂等等一应俱全。
还有跑马场,练武场,蹴鞠场等占地面积极大的运动场所。
除此之外,琴苑,棋苑,画苑,诗苑也一应俱全。
更令卫辞没想到的是古代的书院竟也有“社团”。
当然了,人家不叫某某社,人家叫某某学会。
且这些学会竟然也会摆摊招新,如今正是一年一度新人入学的日子。
此次参加江南书院考核的据说有将近三人千学子。
录取人数却是十取一,只有不到三百人。
这三百人都是新鲜血液,于是各大“社团”开始卯足了劲招人。
古代的文人学子爱抱团,其中同乡是最容易拉近关系的。
江南书院虽然说还是本地学子占比更重更多。
但因为是面向全国招生,所以也有不少外地学子。
这些外来学子会情不自禁一起抱团取暖。
所以各府的学子几乎都有“学会”。
卫辞就看到有徽州学会在招人,因为是同乡,程佑安看到后觉得很亲切,拉着卫辞就要去入会。
大家都是同乡,同在异乡为异客,看到老乡自然会觉得亲切。
只是徽州学会人不多,就几个人,没有成什么气候。
最热闹的还是他们江南本地人的学会。
因为大家都是本地人,所以划分的更加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