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重来一次,秦妙清不想让卫辞再重复上一世的悲剧。
所以她主动来提醒卫辞,希望他能避过此劫。
问题是她却没有办法取信卫辞,更没办法向卫辞解释清楚为何不让卫辞参加乡试。
乡试三年一次,错过一次就要等三年。
凭自己三言两语就让卫辞错过此次乡试,着实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秦妙清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卫辞看她神色不似做伪。
又思及她是靖南王的女儿,也许知道一些外人难以察觉的事,于是引导着询问:
“请问小姐可是从某处听到了此次青州乡试不妥的内幕?”
秦妙清立刻点头,当即把自己爹拉出来扯大旗:
“卫公子,实不相瞒,我的确在我爹的书房外偷听到了一些信息。
你可能有所不知,如今朝中太子与赵王的夺嫡之争日渐严重。
此次青州乡试的主考官乃是翰林院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林大人。
林大人出身豫章林氏一族,他有个嫡亲的兄长便是如今朝中刑部尚书林进清。
而林进清不仅投靠了太子一党,如今还正在暗中调查河东私盐案。
控制河东私盐案的幕后之人正是赵王,赵王唯恐林进清真查出些什么。
又深恨他是太子党,所以起了陷害林大人科举舞弊,拉整个林家下水的心思。
此次青州乡试,所有参加乡试的学子都要倒霉,若是不上榜还好一些。
抓到牢中,过个十天半个月也就放了,若是上了榜,恐怕命都难以保住。
我与卫公子毕竟有过一面之缘,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卫公子遭此劫难,所以特来提醒。”
听完秦妙清的话,卫辞整个人都麻了,他立刻环视四周。
还好还好,他们此时在一个小巷子中,周围只有他们二人。
接着卫辞心中涌起滔天巨浪,秦五小姐说的信息实在太让人心惊。
太子,赵王,豫章林家,科举舞弊,河东私盐案,哪一条拿出来说都已经很吓人了。
而秦五小姐居然堂而皇之在一条小巷子中,尽数告知于他,这心是真大!
卫辞强压下内心的波澜,深深呼出一口气,然后向秦妙清拱手鞠躬:
“多谢秦五小姐告知此事,若小姐口中所说之事俱是真的,卫辞就欠了小姐天大的恩情,以后必报此恩。”
听到卫辞的话,秦妙清终于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笑容。
卫辞相信她了,接下来等他回到青州就知道她若说全部为实,她是真的在帮他。
秦妙清对卫辞道:
“只要你肯信我就好,此次一别,再见就要后年京城了。
届时卫公子一定已经金榜题名,成为我大周开国以来第一个六元及第者。
妙清在此祝卫公子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说完秦妙清羞涩一笑,转身就走。
看着秦妙清的背影,卫辞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说出来可能有点普信,但秦妙清这副模样,卫辞再傻也看了出来,这姑娘可能喜欢他。
否则怎么可能仅凭一面之缘,就透露给他那么大的朝堂之事,最后更是把自己的闺名都主动说了出来。
要知道在古代女子的闺名是绝不可肆意透露给外男的。
可这世上真的有姑娘仅凭一面之缘就爱上一个外男,甚至不惜把朝堂秘辛都透露给他吗?
卫辞不理解这种心态,且他很快反应过来,秦妙清的消息来源绝不可能是他所说的,在父亲书房外偷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