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前他还招呼尔雅:
“儿媳妇,你也进进屋暖和,行李什么的让卫岳收拾就行了。”
卫岳如今已经早就习惯自己在亲爹面前没有任何地位了。
卫木匠进屋后绘声绘色的向卫辞说着他考中举人后,县里衙门派人报喜的情形。
那场面热闹极了,又是敲锣打鼓,又是鞭炮齐鸣。
村里如今还商议着立牌坊的事,卫辞现如今是举人,可以在村里立举人牌坊。
等他考中进士还能再立一块进士牌坊,而且进士牌坊还由官府给钱树立。
举人牌坊虽然官府不给钱,但村里愿意凑钱立起来。
这是一种荣耀,章阳县那么多村子,才几个村子出过举人,别的村子想立都没资格。
卫辞不是很想立什么举人牌坊,但不是怕出钱,就是觉得麻烦。
更担忧将来牌坊立起来,村里的人打着他的名义仗势欺人,还要连累他。
但卫木匠却十分乐意,这是多光宗耀祖的事。
可惜当初他们家逃难,什么亲戚祠堂全没有了。
要不然如今卫辞中了举人,就可以开祠堂祭祖,告诉祖宗他们家出息了。
卫木匠叮嘱卫辞,以后当了官一定要去找他们曾经的祖地,卫辞没有拒绝爷爷。
卫木匠拉着卫辞与程佑安在屋里说话,卫岳去搬行李。
尔雅就跑去厨房看周三娘,周三娘正在忙活着做吃的,青凤在一边帮忙。
看到尔雅进来,周三娘连忙道:
“厨房乱的很,你别进来了,我和凤儿忙的过来。”
尔雅到灶前帮忙添柴烧火,她不好意思坐着等吃现成的。
周三娘知道她这双手金贵,说什么不让她烧,尔雅只能道:
“灶前暖和,我在这里取暖,顺便添柴。”
周三娘闻言把她往堂屋赶:
“堂屋暖和还干净,你去那坐着就行。”
尔雅有些无奈,周三娘永远这么客气。
她只能转移话题,提起之前家中写信说青凤找好了婆家一事。
尔雅询问周三娘:
“青凤的婆家是哪里?我可听说过?”
提起青凤的婚事周三娘心中满意,脸上笑意也越发浓:
“县里开酒楼的孙掌柜家的小儿子,卫辞应该见过,以前他们在一个学堂读书的。”
尔雅跟开酒楼的孙掌柜不熟,但她知道孙姓在章阳县是大姓。
许多有钱的员外掌柜地主都是孙姓族人。
比如尔雅曾经在章阳县的那套房子就是卖给了城东的孙员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