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阳县的冯县令还特意把卫辞的夫子郑秀才叫过去问了话。
这一问才知,卫辞竟然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是多少科举学子羡慕的天赋,传说凡是能过目不忘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
冯县令没想到他的治下就出了一个。
他当即大喜,既然卫辞有如此天赋,那说不定他真能拼一拼小三元。
为了鼓励卫辞,他还特意交代自己的师爷。
让他托人给卫家送了二十两银子过去,算给卫辞府试得中案首的奖励。
冯县令的师爷把冯县令奖励的银子托给下河村的里长转交。
里长这才知道他们村出了个出息的人物,卫家的孙子,才九岁就考上童生了。
还县试府试都是案首,眼看就是秀才了。
下河村还没出过秀才,在此之前连个童生都没有,卫辞还是第一个。
对于这么出息的人,里长自然是不敢怠慢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巴结一番。
回到村里后,他拿着两包上好的点心,又咬牙包了二两银子。
并着县令奖励的二十两白银,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敲响了卫家的大门。
当听到里长说卫辞过了府试,已经是一名童生,等到八月份就是秀才时。
卫木匠都惊呆了,他险些以为听错了,忍不住道:
“里长,是不是有人和我们家卫辞重名?
卫辞他才九岁啊,我儿媳妇说他这次去考府试就是出去见识见识,不一定考中的。
这怎么可能就考上童生,还是什么案首呢?”
尔雅一直坚信事以密成,在事情没成名之前,她从来不说什么大话。
卫辞去考童生试这样没有十分把握的事,她更没向任何人透口风。
尔雅想着,这样即使最后卫辞没有考中,别人也不知道此事。
更不会嘲笑卫辞心比天高,才多大就敢去考府试。
如果考中了那最好,一鸣惊人。
尔雅的保密工作做的极好,为了怕亲近的人往外乱说,她在卫木匠都漏什么口风。
只说郑秀才让卫辞去见识一番考府试是什么流程,此次去不一定中。
卫木匠甚至都不知,卫辞之前县试是案首。
眼下突然听到里长来家里说卫辞得中府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