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样秦妙清才记得如此清楚,卫辞到底是何时成婚。
她万万没想到重来一世,此事竟然变了,卫辞居然提前成婚!
那她怎么办?她筹谋了那么久?难道所有心血要全部付之流水!
秦妙清不甘心!她也绝不愿放弃!
都重活一回了,如果不能嫁给卫辞,那她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秦妙清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嘴中不停的念叨着还有机会,她一定还有机会!
就算何氏真的嫁给了卫辞又如何?
她不是个有福的,她还可以难产死了给自己让位!
前世何氏就难产了,好不容易救回来也失了生育能力。
秦妙清疯狂的想着,这一世只要自己提前筹谋,定可以让何氏一尸两命给自己让位!
……
卫何两家很快办起了喜事,两人成婚前,何家特意找钦天监的人算了日子。
钦天监也不知道怎么算的,居然染算出来一个一年后的日子。
还好文家在钦天监也有人脉,请人帮忙就近选了一个。
亲迎前数日,何家派人将嫁妆送了过来。
何琇莹的嫁妆是六十四抬,何家到底是清流人家,嫁妆不宜备的太招摇。
六十四抬刚好是为一整数,也称为全抬。
这个数字既不会让家中女儿失了体面,也不会让外人觉得何家巨富。
成婚当天更是十分热闹,整个卫家入目皆是喜庆的红。
就连所在的街道巷子都披红挂彩,十分热闹。
卫家在京中虽然还没什么人脉,但文家的亲朋好友多了去了。
卫辞作为文大人的弟子,他成婚文家的亲朋好友自然要赏面,因此参加婚礼的人络绎不绝。
就是苦了卫辞翰林院的同年要两头跑,一边是掌院家嫁女,另一边是同僚娶妻。
哪一边都不能不去,最后众人一商量,索性全都跟着卫辞去何家迎亲。
因此卫辞的迎亲队伍绝对算是大周史上学历最高的迎亲队,全都出身翰林院,最低也是庶吉士。
何家也不差,何家一门五翰林,论翰林院的底蕴,整个大周也找不出几家比何家更深厚的。
何琇莹的爷爷做了那么多年的掌院学士,无论是他的儿子还是弟子亦或下属,同样都曾是翰林院的人。
何琇莹的兄弟知道这个姐夫(妹夫)六元及第,是个文坛领袖般的人物。
所以呼朋唤友,都挑自己最有才华的朋友来堵门,势必要难住卫辞。
两方人一碰上就开始斗诗,你方上罢我登台,好诗一首接着一首,斗到最后竟越来越兴致高扬。
接着又从飞花令玩到联诗,闹了许久也没分出胜负。
文的分不出那还有武,众人又开始投壶射箭,眼看着吉时快到了,何家人这才终于放人。
卫辞接到新娘后,翻身上马,动作流畅,满脸的意气风发。
众人看着俊美无双的新郎,都感叹何家女嫁的好。
跨火盆,拜天地,入洞房,合卺酒,一样一样做下来,终于到了掀盖头的时候。
在此之前卫辞并未见过何家女的真容,倒是何琇莹在他跨马游街时见过他。
因此掀开盖头看到何琇莹清丽的相貌后,卫辞心中是欢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