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她熟识的也就两个。
一个是内阁阁老陈庭坚,她至交好友陈婷婷的父亲。
另一个则是司教令晏道,整个司教部的老大,她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大家不必多礼,”赵稷笑着道,注意到大家对谢菡好奇的目光,赵稷解释,“这位是司教部的谢给事,此次科举改制的折子,最先便是由她上的。”
“谢给事,你坐那吧。”赵稷指了一个位置,正好是在晏道的旁边。
谢菡观察了一下,在所有身着紫色官服的人员里,也就晏道的官职最低了,他坐的位置恰好在圆桌边上。
谢菡的位置,则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
对此,谢菡很是满意。
毕竟在场的全是三品以上的大臣,她一个六品的混在其中,不坐角落,谁坐角落?
谢菡坐下之后,晏道目光看了过来,谢菡微笑,点头向他问好:“晏教令。”
“嗯。”晏道应道。
“人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随着赵稷发话,晏道不再去看谢菡,专心得听着上面几位阁老议事。
谢菡见自己面前有纸笔,赶紧记了下来。
科举改制虽然是她提出的,但是今天的这场议事,也不需要她开口说些什么,只要听着就行了。
这次的议事,内容可比当初她想的全面多了。涉及到了改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下届科举如何命题,考察内容占比多少,学院课程如何设置,下面州郡如何具体施行等等,详尽而又具体。
通过阁老们的讨论,她好似有些懂了,一个闪光的点子,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利国利民的良策。
她对于治国,也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
她曾经听过不少人夸夸奇谈,觉得当大官没什么不容易的,只需要一句话,底下多的是人为其办事。
这应该是天底下最轻松的事儿。
其实不然,职位多高,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
越是这般,越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走一步,便要看十步。
这不仅是考察能力,更是考察眼界,身居高位,就得比旁人看得高看得远。
谢菡突然有些感慨,她感谢赵稷带她来听这么一场议事。无论她日后政途走到哪一步,这将是自己一生宝贵的财富。
第25章
酉时,日薄西山,倦鸟归巢。
所有的事宜才算商定下来。
“此事还是以司教部为主,其余各部配合,大家戮力同心、各司其职,确保稳妥有序推进。”
随着赵稷的发话,议事才算终止。
“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先回吧。”
众人站了起来。
赵稷看了下想要走的晏道,唤住他,“晏爱卿,你先留一下。”
晏道顿住,几位阁老看了看他,从他身旁走过。
待人走得差不多了,他拱手向赵稷问道:“殿下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