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锦衣卫分布图 > 大明锦衣卫684(第4页)

大明锦衣卫684(第4页)

月光透过窗棂的雕花,在蒸馏器的三棱面上折射出冷冽的光斑。崔知夏突然想起托马斯神父说过的话:"每个光斑都藏着秘密,就像每个人心底都有不愿示人的阴影。"此刻,这道光束正无声地切割着黑暗,将阴谋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

"听说那仵作小丫头常往教堂跑?"松本的话让崔知夏心脏骤停。孔天禄把玩着手中的折扇,扇骨上的海东青图腾与倭寇旗帜上的纹样如出一辙:"不过是个摆弄尸体的黄毛丫头,能翻出什么浪?倒是李崇山,他手里的那份密册。。。"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崔知夏慌忙后退,蒸馏器不慎撞上书架,几本洋书轰然坠落。厢房内顿时寂静无声,她屏息贴着墙壁,听见孔天禄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千钧一发之际,天主教堂的晚祷钟声突然响起。崔知夏趁机翻窗而出,踩着满地碎雪狂奔。怀中的蒸馏器随着步伐晃动,折射的光斑在地面投出扭曲的十字,仿佛在为她指引方向。

回到藏身的破庙,崔知夏点亮油灯,将白天从码头捡到的陶土碎屑置于蒸馏器下。三棱镜折射的光束扫过时,暗紫色陶土表面竟浮现出细密的刻痕——那是朝鲜义禁府的火漆印模。她浑身发冷,终于明白为何倭寇尸体指甲缝里会残留这种陶土,为何父亲当年战死时,火绳枪的枪管会泛着异常的暗紫色。

更可怕的是,她在陶土碎屑中发现了细小的金粉,与托马斯神父蒸馏器底座的材质一模一样。月光下,崔知夏将金粉撒在从李崇山尸体上取下的布条,当光束再次聚焦时,海东青与十字架交织的图腾缓缓显现。

"用光学密写传递情报,用朝鲜陶土铸造火器。。。"崔知夏的声音在颤抖。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她握紧蒸馏器,突然想起李崇山临死前的眼神——那个男人拼死保护的,不仅是佛郎机铳零件,更是能摧毁这个惊天阴谋的证据。

子夜时分,崔知夏揣着密写药剂和蒸馏器潜入孔天禄的宅邸。书房的烛火透过窗纸,映出几个人影正在清点火器零件。她将鲸油药剂涂抹在玻璃片上,对着月光举起。当折射的光束扫过墙面,一幅完整的海防布防图在阴影中显现,明军的炮台、粮仓位置被标记得清清楚楚。

"找到了!"崔知夏的瞳孔骤缩。图的角落,用朝鲜谚文写着"光刑终章",旁边画着一个正在燃烧的蒸馏器。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折扇开合的声响。

"小丫头,果然聪明。"孔天禄的声音带着笑意,冰凉的刀刃抵住她的后颈,"可惜,知道太多的人,都活不长。"崔知夏猛地转身,将蒸馏器对准月光,刺目光束直射对方眼睛。在孔天禄的惨叫声中,她抓起桌上的密册夺门而逃。

追兵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崔知夏却突然停住。前方巷口,李崇山的弟弟李崇海举着火把拦住去路,腰间别着的正是哥哥拼死保护的檀木箱子。"把密册交出来。"年轻人的眼神冰冷,"我哥的死,不该白费。"

月光下,崔知夏看着李氏兄弟相似的面容,突然明白这场阴谋背后更深的算计。她握紧蒸馏器,三棱镜折射的光斑在地面交织成网:"想要密册可以,但你们得先回答我——三年前碧蹄馆之战,那些哑火的火绳枪,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寒风呼啸,崔知夏知道,今夜揭开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但只要手中的蒸馏器还在,她就绝不会让那些用陶土与火器编织的死亡陷阱,吞噬更多将士的生命。而那些隐藏在光影背后的真相,终将在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中,浮出水面。

惊涛铁证

暴雨如注,登州港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崔知夏浑身湿透,发丝紧贴在苍白的脸上,手中的玻璃蒸馏器在闪电的映照下泛着诡异的红光,仿佛也感受到了这紧张危险的气氛。她深吸一口气,将蒸馏器缓缓对准礁石上一处不起眼的刻痕。

三棱镜折射出的光束穿透雨幕,打在布满苔藓的岩石表面。奇迹般地,那些被岁月和苔藓掩盖的小字,在光束的照射下逐渐显现。崔知夏凑近细看,瞳孔猛地收缩——"天禄贪墨银两万两,崇山力阻"的字样,如同利剑般刺痛了她的双眼。

不远处,戚寒江伫立在雨中,雨水顺着他的甲胄缝隙不断流下。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密档,纸张早已被雨水浸透,变得脆弱不堪。当他看到礁石上显现的字迹时,身体剧烈颤抖起来,仿佛遭受了重重一击。他想起了朱载堃,那个为了抢出账簿而不惜牺牲性命的下属。此刻,那本账簿就躺在他怀中,虽然部分字迹已经晕染,但上面记录的内容,与礁石上的刻痕如出一辙。

"原来如此。。。"戚寒江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与悲痛。他终于明白了李崇山为何会被追杀,也明白了孔天禄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所谓的走私、通敌,背后竟牵扯着如此巨大的贪腐案。两万两白银,足以装备一支精锐部队,却被孔天禄中饱私囊,用来换取倭寇的火器,置无数将士的生命于不顾。

崔知夏抹去脸上的雨水,目光坚定地看向戚寒江:"戚将军,这些证据足以将孔天禄绳之以法。但我们必须快,一旦让他察觉,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她的脑海中闪过李崇山临死前的眼神,那是对正义的执着,也是对奸佞的不甘。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照亮了远处的海面。一艘装饰华丽的船只正朝着岸边驶来,船头悬挂的灯笼在风雨中摇曳,上面赫然印着孔家的标志。崔知夏和戚寒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与决然。

"他们来了。"戚寒江握紧腰间的佩刀,雨水顺着刀刃滴落,"看来孔天禄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他深吸一口气,大声下令:"所有人听令,严密戒备,决不能让他们毁了证据!"

随着船只靠岸,孔天禄在一众护卫的簇拥下走下船来。他手持油纸伞,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眼神中却透着阴鸷:"戚将军,这么大的雨,还在外面忙活什么?莫不是在找什么宝贝?"他的目光扫过礁石上的刻痕,心中顿时一惊,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

崔知夏挺身而出,举起蒸馏器,光束再次射向礁石:"孔天禄,你贪墨军饷、通敌卖国的证据就在这里!李崇山拼死保护的,就是揭穿你真面目的真相!"她的声音在风雨中回荡,充满了愤怒与正义。

孔天禄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随即冷笑道:"证据?就凭这几句刻痕?不过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罢了!"他一挥手,身后的护卫立刻抽出刀剑,朝着崔知夏和戚寒江逼近。

戚寒江大喝一声,带领士兵迎了上去。刀光剑影在雨中闪烁,喊杀声与雷鸣声交织在一起。崔知夏紧紧护着蒸馏器,在混乱中寻找机会。她知道,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保护证据,更是为了给无数冤死的将士讨回公道。

战斗正酣时,崔知夏突然发现孔天禄试图趁着混乱接近礁石,毁掉刻痕。她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将蒸馏器的光束对准孔天禄。强烈的光线让孔天禄睁不开眼,他恼羞成怒,挥舞着手中的折扇向崔知夏攻来。

千钧一发之际,戚寒江及时赶到,一刀挡住了孔天禄的攻击。"孔天禄,你的末日到了!"戚寒江怒喝一声,刀锋一转,直取孔天禄要害。孔天禄慌乱闪避,但最终还是被戚寒江的刀划伤了手臂。

就在这时,增援的官兵赶到,迅速控制了局面。孔天禄见大势已去,瘫倒在地,脸上的嚣张消失不见,只剩下绝望与恐惧。崔知夏看着被押走的孔天禄,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雨渐渐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崔知夏擦拭着蒸馏器,回想起这些日子的种种经历,不禁感慨万千。这个看似普通的玻璃器皿,却成为了揭开真相的关键。它不仅照亮了隐藏的证据,更照亮了正义的道路。

戚寒江走到崔知夏身边,郑重地说道:"崔姑娘,这次多亏了你。这些证据,将让无数冤魂得以安息。"他看着手中被雨水浸透的账簿,眼神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激。

崔知夏微微一笑,目光坚定:"戚将军,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还有不公存在,我就会用这蒸馏器,继续寻找真相,守护正义。"她的声音在海风中回荡,如同誓言般坚定而有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登州港的海面上,波光粼粼。崔知夏和戚寒江站在礁石旁,看着远处的海面,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只是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并肩作战,为了正义,为了和平,为了那些逝去的英灵。

血色抉择

万历二十五年夏,闷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泉州港的蝉鸣聒噪得令人心烦。天主教堂内,托马斯神父正在主持弥撒,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洒在地面,形成斑斓的光影。崔知夏安静地坐在后排,目光追随着神父手中的银质十字架,听着那熟悉的拉丁文祷词在穹顶下回荡。

突然,沉重的木门被粗暴地撞开,刺眼的阳光瞬间涌入,驱散了教堂内的昏暗。孔天禄带着几个手持利刃的打手闯了进来,他身着华丽的绸缎长袍,脸上却挂着阴鸷的冷笑。"托马斯神父,别来无恙啊。"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堂内回荡,充满了挑衅与威胁。

托马斯神父神色一凛,手中的祷书缓缓放下:"孔施主,这里是神圣之地,还请不要打扰信徒们的祈祷。"

"神圣之地?"孔天禄嗤笑一声,大步上前,刀光一闪,锋利的刀刃已经抵在了托马斯的咽喉,"少跟我装腔作势!交出蒸馏器的图纸,还有显影药剂的配方,否则,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教堂内的信徒们发出惊恐的尖叫,纷纷四散奔逃。崔知夏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她下意识地想要冲出去,却在看到孔天禄身后寒光闪闪的刀刃时僵住了脚步。慌乱中,她躲进了告解室,透过狭小的缝隙,紧张地注视着外面的一切。

托马斯神父面色苍白,但眼神依然坚定:"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那些都是科学的探索,与你无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