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撞开实验室的门时,手里的军机处档案还在飘着解密的荧光:“南怀仁在宝镜说明书里写了!‘太虚之火遇璇玑玉,其势减七,其力增四’——七与四的比值接近√2!”档案附图中的琉璃宝镜,背面镶嵌的璇玑玉数量正好是七枚,与铜匣里的玉坠组成完整的北斗七星阵。
一、玉阵的镇火术
王恭厂遗址的探方里,第七枚璇玑玉在探铲下露出墨绿色的一角。赵莽将七枚玉坠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摆放,玉阵中心的土壤突然渗出淡绿色的液体,滴在检测试纸上显出511keV的湮灭线——是反物质与正物质接触产生的初级反应。
“徐光启的镇火术是对的。”他用激光测量玉阵的间距,相邻两玉的距离比严格遵循1:√2,与CERN的反物质约束矩阵参数完全一致。最北侧的“天枢”玉坠下,埋着块明代的青铜板,上面刻着与《天工开物》残页相同的“太虚之火”批注,只是末尾多了行小字:“安德烈盗玉三枚,阵破火泄。”
探方边缘的土壤突然冒起白烟,赵莽的检测仪显示反物质浓度正在飙升。他迅速将铜匣里的备用璇玑玉补入阵眼,玉阵的蓝光瞬间增强,形成道透明的能量罩。白烟中的粒子在罩内凝结成微型火球,每个火球的熄灭时间都按1:√2的比例递增,像场被放慢的湮灭秀。
小林举着南怀仁的宝镜草图跑来,镜背的璇玑玉布局与眼前的玉阵完全重合:“原来宝镜是流动的玉阵!南怀仁把七枚玉镶在镜背上,既能镇火又能控火!”能量罩外的反物质粒子突然改变轨迹,朝着北京古观象台的方向流动,与档案记载的宝镜能量轨迹完全吻合。
二、红笔圈注的真相
全球防御理事会的加密数据库里,藏着安德烈家族的秘密实验记录。赵莽用璇玑玉作为密钥解锁后,屏幕上跳出组触目惊心的数据:1626年王恭厂的反物质当量,原本被徐光启控制在安全阈值内,正是因为被盗走三枚璇玑玉,导致玉阵平衡被打破,能量瞬间飙升200倍——与遗址土壤中钕铁硼的超标倍数完全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红笔圈注的‘Annihilatio’不是目标,是警告。”他放大记录中的手绘玉阵图,安德烈用红笔在缺失的三枚玉坠位置画了叉,旁边写着“必要之牺牲”。记录的最后一页,贴着张璇玑玉的成分分析,与现代检测报告的差异仅在于——安德烈家族刻意隐瞒了1:√2的稳定比例。
古观象台的紫微殿里,赵莽将宝镜草图与玉阵投影重叠,发现镜背的璇玑玉能通过旋转改变间距比。当间距调整为1:√2时,宝镜的反射光在地面组成完整的反物质约束公式;而调为1:1时,光束则会聚焦成毁灭性的射线——这正是激进派三百年未变的目标。
激进派的突袭信号突然出现在检测仪上,他们的无人机群正朝着玉阵的方向飞来,机舱里装载的反物质容器,表面印着与红笔圈注相同的“Annihilatio”字样。“他们想完成安德烈的‘牺牲’。”赵莽迅速启动玉阵的防御模式,七枚璇玑玉同时升空,在遗址上空组成巨大的六芒星屏障。
三、太虚之火的新解
无人机群在屏障外爆炸的瞬间,反物质与正物质的湮灭光焰呈现出奇异的淡绿色——是璇玑玉稳定作用下的安全反应。赵莽盯着光焰中缓缓旋转的能量场,其结构与天火琉璃内部的气泡分布如出一辙,只是规模扩大了千万倍。
“‘太虚之火’不是毁灭之火,是平衡之火。”他想起徐光启批注的“含太虚之火”,原来“含”才是关键——不是释放,是包容与控制。小林将最新的检测报告递过来,湮灭产生的能量被玉阵转化成了清洁电能,转化率正好是√2的平方(2倍),完美印证了南怀仁“其力增四”的记载(四是二的平方)。
三个月后,王恭厂遗址的玉阵被改造成反物质能量转化站。七枚璇玑玉与琉璃宝镜组成联动系统,将捕获的反物质能量稳定转化为电能,供应着南京半个城区的用电。那块《天工开物》残页被放在透明的能量罩中,徐光启的批注在反物质光线下显露出新的含义:“火无常势,玉有常衡,衡在比例之间。”
赵莽最后次校准玉阵时,发现七枚璇玑玉的温度差按1:√2排列,形成个永恒的动态平衡。他想起安德烈家族记录里被红笔圈注的词,突然明白那不是警告也不是目标,是徐光启用拉丁文留下的终极答案——“Annihilatio”(湮灭)的真正词根,藏着“重新开始”的含义,就像太虚之火,在璇玑玉的平衡下,终将从毁灭走向新生。
夕阳穿过能量罩,在残页上投下淡绿色的光斑,徐光启的墨迹与反物质的光焰在光斑中交融,形成道跨越三百年的笔迹——既写着明代的智慧,也写着未来的可能,更写着每个时代都该明白的真理:控制力量的从不是力量本身,是找到平衡它的那个精准比例。
太极琉璃的预演
检测室的紫外线灯管在撞击中剧烈摇晃,银灰色制服的轮廓在绿光中显得格外狰狞。赵莽下意识将天火琉璃塞进铅容器,女人仿生眼射出的绿光在铅壁上折射出奇异的纹路——与琉璃内部的太极图案完全对称,残缺的那半正对应着合金箱里的碎片。
“2099年是哈雷彗星回归年。”女人的合金箱发出液压装置的嘶鸣,残缺琉璃的断面渗出淡绿色的雾气,检测仪瞬间报警,511keV的湮灭线强度飙升至危险值,“安德烈家族计算了三百年,只有这天的地轴倾角与反物质湮灭的能量角完美重合。”
赵莽盯着完整的太极图案,阴阳鱼眼的位置正好是两块琉璃的接触点,那里的气泡分布呈现出1:√2的螺旋比例。“你们根本不懂‘净化’的含义。”他突然将铅容器推向检测台,紫外线与绿光在琉璃表面交织,投射出徐光启的全息影像——他正用算筹演示太极图的几何构造,阴阳鱼的分界线斜率正是√2。
一、合金箱里的族谱
女人的合金箱内侧,蚀刻着安德烈家族的族谱,每个名字旁都标注着反物质实验的失败记录。赵莽注意到族谱的边缘装饰纹,是由无数个“1:1”的小方块组成,与徐光启星图上的“1:√2”形成刺眼对比。“这就是你们失败的根源。”他指着族谱中1712年的条目,“哈雷彗星那次,你们的比例误差导致能量失控,和1626年如出一辙。”
检测室的恒温系统突然失灵,温度以每秒2度的速度下降。残缺琉璃在低温中发出尖锐的蜂鸣,与天火琉璃产生共振,检测台的金属表面开始出现冰霜花纹——是反物质湮灭的前兆。赵莽抓起量子显微镜的连接线,将电流导入琉璃接触点,太极图案的分界线突然亮起,形成道142。1度的能量屏障。
“徐光启在《崇祯历书》里写过‘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比例皆在√2’。”他的声音在共振中微微发颤,“你们把太极图改成对称的1:1,就像把活的能量变成死的标本。”女人的仿生眼在屏障前闪烁,绿光中闪过历代安德烈家族成员的脸,每张脸的瞳孔里都映着同样的太极残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2099年的预演数据
合金箱的暗格里,藏着份加密的“净化计划”,解密后的三维模型显示:2099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激进派将在南京、北京、伦敦同时引爆反物质装置,三点的连线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比例被强行设定为1:1。
“这会引发全球性的时空裂隙。”赵莽调出模型的能量模拟图,三角形中心的湮灭能量足以让地轴倾斜度瞬间改变1。5度,“徐光启和利玛窦当年就是发现了这个风险,才故意破坏了完整的琉璃。”检测仪突然投射出1626年的全息片段:徐光启将琉璃劈成两半时,利玛窦正用拉丁文记录“分裂是为守护”。
女人的能量枪突然开火,光束击中能量屏障的瞬间,太极图案的阴阳鱼开始旋转,将攻击能量转化为淡绿色的光环。“你们以为分裂就能阻止净化?”她的机械臂展开成六芒星形状,“安德烈家族早就找到重组方法,只需要这个——”箱底弹出的璇玑玉钥匙,正与琉璃的太极眼完美契合。
检测室的墙壁在共振中出现裂纹,赵莽发现墙角的消防栓管道,直径与琉璃的太极图案直径比正好是1:√2。他迅速砸开管道,水流在磁场作用下形成道水幕,将两块琉璃的接触点包裹其中。“水的介电常数能稳定反物质!”他盯着水幕中逐渐平息的绿光,“这才是徐光启没写完的后半句!”
三、太极眼里的平衡
当消防水流尽的瞬间,完整的太极琉璃突然悬浮在空中,阴阳鱼的旋转速度稳定在142。1转分钟。女人的仿生眼在绿光中闪烁不定,合金箱里的家族族谱开始自动翻页,停在1926年的条目——那代安德烈曾试图用1:√2的比例进行实验,记录显示“能量稳定,未发生湮灭”。
“你们的祖先早就找到了答案。”赵莽指着族谱旁的计算公式,与徐光启的手稿完全一致,“只是被后来的激进派刻意删除了。”悬浮的琉璃突然投射出未来的影像:2099年的王恭厂遗址,孩子们在太极琉璃纪念碑前玩耍,彗星的光芒与琉璃的绿光组成1:√2的角度,温柔地洒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