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开《羽蛇密码》的最后一页,空白处此刻被查克画满了硫化银晶体的图案,旁边由赵莽补全了《九章算术》的计算公式。两种文明的智慧在纸上相遇,就像火山岛的银与硫,终于在公平的土壤里,长出了最茂盛的希望。
熔银海啸的余波还在继续,但不再是毁灭的力量。它化作岩脉中的银,土壤里的硫,苔藓上的红,滋养着这片经历过劫难的土地。赵莽知道,真正的新生,从来不是遗忘过去,是从灰烬里找出共生的密码——就像那些镶嵌在熔岩中的硫化银晶体,在黑暗里闪烁的,永远是公平与希望的光。
第十章熔银海啸的余波
硫化银晶体在分光仪下泛着奇异的蓝光。赵莽调整棱镜角度,光谱频率在光屏上展开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当条纹与怀中玉玺残片的裂纹光带重叠时,整个帐篷突然亮起淡紫色的光晕——光屏上原本模糊的星际坐标,竟像被泼了银粉般清晰起来,羽蛇座的第七颗恒星位置,终于显露出完整的角度数据。
“是共振!”老陈凑过来看,光屏上的光谱条纹与玉玺裂纹的发光轨迹完全吻合,像两把齿纹互补的钥匙,“硫化银的频率刚好能填补玉玺的空缺,这才是完整的星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查克举着黑曜石片反射光谱,光斑在帐篷顶部投下巨大的羽蛇座轮廓。其中最亮的那颗恒星旁,新增的坐标数据用玛雅数字标注着“十三”,与赵莽按《九章算术》“重差术”算出的角度分毫不差:赤纬30度,赤经17时20分——这是黄金面具水晶折射角度的星际投影。
“祖先说羽蛇神来自那里。”查克指着新增的坐标,黑曜石片的边缘与光谱的蓝线形成精准的直角,“他们留下的‘天脉图’,原来缺了这最后一块。”
赵莽将硫化银晶体贴近玉玺裂纹。接触的瞬间,两种物质同时发出蜂鸣,光屏上的星图开始旋转,羽蛇座的星轨与火山岛的地磁线在投影中重叠,形成巨大的螺旋——这与黄金面具内侧隐藏纹路的螺旋结构完全一致,仿佛在诉说地球与星辰的神秘联系。
老陈突然想起走私船的日志。西班牙人曾记录“火山喷发时,夜空的羽蛇座会异常明亮”,却不知那是硫化银晶体在高温下释放的光谱,与恒星的频率产生了共鸣。赵莽摸着玉玺上的裂纹,这些几百年前形成的痕迹,竟在等待硫化银的出现,才能完成星图的最后一块拼图。
玛雅祭司用骨杖丈量光谱投射的角度。当骨杖与光屏上的羽蛇座尾端对齐时,杖尖恰好落在“公平之泉”的硫化银矿脉上——这是地球与星空的对应,地脉的银矿脉竟是羽蛇座在地表的投影,而熔银海啸改道的轨迹,恰好勾勒出星轨的弧度。
“不是巧合。”赵莽在星图上标注矿脉的走向,与羽蛇座的主星序完全重合,“早期的华人探险家和玛雅人,肯定都发现了这个秘密,所以才共同制作黄金面具记录下来。”
检测到第七天,赵莽发现硫化银晶体的光谱会随时间变化。每天正午与午夜,频率会出现两次峰值,对应着羽蛇座在天空中位置最高与最低的时刻。这让他想起《熔岩祭器》里的话:“地脉随天脉而动,银硫应星辰而变”,原来资源的分布,早已被写入星辰的密码。
“可以用它校准航海图。”老陈兴奋地说,“以前靠星象导航总有误差,有了硫化银的光谱数据,能精确到三里以内。”
查克的族人开始用硫化银制作饰品。祭司的头饰上镶嵌着最大的晶体,在祭祀时对准羽蛇座的方向,光谱折射的光斑会在神庙地面组成完整的祈祷文。赵莽看着这一幕,突然明白所谓“祭祀”,本质是古人用有限的工具解读宇宙规律的尝试。
赵莽将完整的星际坐标刻在石碑背面。与“共生”“平衡”的文字不同,这些数据用的是银质刻痕,硫化银晶体的粉末填充其中,在阳光下会反射出羽蛇座的蓝光。他知道这是给未来的信,无论哪个文明的人发现,只要懂得分光仪与地磁的原理,就能读懂这份跨越时空的星图。
“公平之泉”的交易点渐渐热闹起来。同盟的商船带来丝绸与瓷器,玛雅人则用提炼的纯银交换,银锭上除了“公平”印记,还多了个微小的羽蛇座符号——这是新的信用凭证,代表着地球资源与星际规律的双重保证。
赵莽在离开前,将分光仪送给查克。玛雅青年很快学会了校准频率,他发现当硫化银晶体与玉玺残片同时对准羽蛇座时,光谱会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光带,像座连接大地与星空的桥梁。
“等你下次来,我们就能算出星轨周期了。”查克的眼睛在光带中闪闪发亮,“到时候,‘公平之泉’不仅产银,还能告诉人们星辰的秘密。”
商船启航时,赵莽站在甲板上回望。火山岛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公平之泉”的硫化银矿脉反射着星光,与夜空中的羽蛇座遥相呼应。他知道,熔银海啸的余波不仅造就了新的银矿,更揭示了个更大的真相:地球的资源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星辰、与不同的文明,早已在宇宙的规律中,达成了最公平的共享协议。
玉玺残片在船舱里泛着柔和的光,与硫化银晶体的光谱交织成淡紫色的雾。赵莽翻开新的笔记,首页画着完整的羽蛇座星图,旁边写着:“地脉是星空的镜子,银硫是文明的信使。公平之泉,不仅是资源的共享,更是智慧的共鸣。”
笔记的最后,他留了半页空白,准备下次带着更精确的观测数据回来填写——因为他知道,关于火山岛的新生,关于地球与星辰的对话,这才刚刚开始。
第十章熔银海啸的余波
西班牙舰队的炮口对准火山岛时,海面上的晨雾正缓缓散去。旗舰的了望哨举着望远镜惊呼,镜头里没有预想中的银矿工坊,只有覆盖着暗灰色岩浆的废墟,以及废墟中央那块刻着玛雅文与汉字的石碑——"公平之泉"的字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给掠夺者的一封退信。
"银矿呢?"舰队司令佩德罗将银质望远镜攥得发白。他脚下的航海图还标注着"熔银作坊"的精确位置,此刻却被冷却的熔岩河覆盖,河面上镶嵌的硫化银晶体在雾中闪着星点,像无数双嘲讽的眼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莽的"银钞同盟"船队已在三天前启航。最后一批提炼出的纯银被装进特制的铅罐,罐身的隔热层用硫磺矿渣制成,既能防止银锭氧化,又能避开西班牙人的金属探测器。老陈站在泉州号的甲板上,看着火山岛的轮廓消失在海平面,铅罐的重量压得船身微微下沉,像载着一座移动的银山。
"这些银够造十台改良蒸汽机了。"他用银簪敲击铅罐,回声沉闷得像敲在火山岩上。赵莽父亲留下的蒸汽机图纸摊在舱内,关键部件的标注旁,被赵莽补上了硫化银的特性——这种晶体的导电性是纯银的三倍,能让机器的效率提升五成。
火山岛上,佩德罗的登陆队在"公平之泉"前停住。石碑旁的硫化银矿脉裸露在外,黑色晶体镶嵌在岩浆岩中,像块未完工的璞玉。他们试图用炸药开采,却发现晶体遇热会释放剧毒气体,十几个士兵倒下后,再没人敢碰那些看似普通的黑色石头。
"是玛雅人的诅咒!"随军神父划着十字,看着晶体在阳光下折射出的羽蛇座光斑,那些光斑组成的图案与圣经中的"地狱之门"惊人相似。佩德罗不知道,这是硫化银与阳光的正常反应,却被恐惧解读成了超自然的警告。
查克带着玛雅人在暗处观察。他们按赵莽教的方法,用硫磺粉在矿脉周围画出警戒线,西班牙人只要越过线,银苔就会变成醒目的红色。当佩德罗的人试图破坏石碑时,红色银苔突然蔓延到他们脚下,像条燃烧的地毯,吓得他们连滚带爬地退回船上。
"公平之泉不欢迎掠夺者。"查克抚摸着石碑上的"平"字,指尖的温度让银质刻痕微微发热。赵莽留下的分光仪就藏在石碑后,只要西班牙舰队还在附近,就会不断投射出羽蛇座的光谱,干扰他们的罗盘——这是地球给守护者的武器。
泉州号的船舱里,赵莽正在计算银锭的纯度。硫化银提炼出的纯银含硫量极低,恰好符合蒸汽机活塞的要求,他在图纸上标注的"银硫配比",与黄金面具隐藏纹路的比例完全一致。老陈进来时,正看见他将一块硫化银晶体嵌进模型的轴承处。
"试运行看看?"老陈递过加热的酒精灯。当火焰接触到晶体时,模型的齿轮突然开始转动,速度比用纯银轴承快了近一倍,且没有丝毫卡顿——硫化银的自润滑特性,解决了蒸汽机最头疼的磨损问题。
"父亲的设想终于能实现了。"赵莽看着转动的齿轮,银质的齿牙咬合处泛着微光,"他总说银不该只用来铸币,该用来推动时代,现在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