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大明锦衣卫分布图 > 012续(第5页)

012续(第5页)

火焰中的手稿

一、焚烧的异端

崇祯二十二年的圣约翰节,塞维利亚的广场上堆着如山的手稿,火焰舔舐着羊皮纸卷,把“·”“—”“○”这些玛雅符号烧成焦黑的灰烬。宗教裁判所的修士举着十字架,声嘶力竭地咆哮:“这些蛊惑人心的炼金术,是对上帝的亵渎!”

人群里,卡洛斯的银矿主管佩德罗悄悄攥紧了袖口,里面藏着半张《汞齐炼银图谱》。就在昨夜,裁判所的修士们还在秘密召见他,用烧红的烙铁逼问赵莽的“地磁催化法”——那些声称要消灭一切“异端技术”的人,转头就把银矿的产量清单摊在他面前:“必须让印第安人用最快的速度炼银。”

广场的火焰映红了佩德罗的脸。他看见修士们把记载“20进制计时”的手稿扔进火里,却在转身时对助手低声说:“记着那个加热到360℃的法子,矿里的汞总烧不干净。”这种诡异的双重标准,像烧红的铁丝烫在他心上。

三个月后,佩德罗带着秘密任务抵达泉州港。他的货船上装着欧洲的钟表和橄榄油,实则是来窃取更完整的炼银技术。当赵莽的验房里,汞齐银在玉玺光带下快速分离出纯银时,他藏在袖中的素描本正飞快地记录着磁粉的用量、加热的火候,纸页边缘还沾着塞维利亚广场的烟灰。

“裁判所烧掉的是‘炼金术’三个字,”佩德罗对翻译说,眼睛却盯着那些跳动的银珠,“留下的是能让银锭变多的法子。”他想起广场上被烧死的炼金术士,那些人只是因为在手稿里写了“点汞成金”,就被当成魔鬼的使者,而矿场里用着同样原理炼银的修士们,却在计算着每周的进账。

二、偷来的技术

泉州港的西班牙商栈里,佩德罗把偷来的图谱藏在圣经的封皮里。图谱上,赵莽用红笔标注的“磁粉催化需配合20进制计时”被翻译成拉丁文,只是“地磁能量”被改成了“上帝的恩赐”,“原子转化”被换成“神圣的分离”。

“这样裁判所就不会怀疑了。”他用圣水洒在纸页上,仿佛能洗去偷窃的痕迹。随船来的修士正在祷告,面前的银锭正是用赵莽的方法炼的,纯度高得能映出人脸——这种银在欧洲能卖出三倍价钱,而修士们只需要在布道时说“这是上帝对虔诚者的奖赏”。

赵莽很快发现了佩德罗的小动作。验房里的学徒说,那个西班牙人总在磁粉容器旁徘徊,还偷偷称量玉玺光带的长度。当他带着巡捕赶到商栈时,正撞见佩德罗在临摹20进制的计时器,旁边的圣经翻开着,里面夹着张波托西银矿的地图,标注着“适合催化法”的矿脉。

“你们为什么只偷技术,不学原理?”赵莽指着图谱上的磁场线,“这不是上帝的恩赐,是地磁的规律,烧再多手稿也改变不了。”他让佩德罗看组实验:用同样的方法,在没有地磁的船舱里,汞齐银根本不会分离——证明技术的核心是科学,不是信仰。

佩德罗的脸涨得通红,却仍嘴硬:“只要能炼出更多银,原理不重要。”他不知道,裁判所的密信已经送到:“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控制纯度的方法,允许适度修改原理,以符合教义。”

三、双重的标准

塞维利亚的宗教裁判所地下室,与地面的狂热截然不同。这里藏着间秘密实验室,修士们正用偷来的图谱炼银,坩埚里的汞齐银冒着白烟,墙上却挂着“禁止一切炼金术”的训令。

“纯度还差0。5%。”主持实验的修士烦躁地敲着桌子,他按图谱上的步骤操作,却故意省略了“玉玺光带照射”这步——因为无法解释光带的来源,就干脆说成“用圣水浸泡即可”,结果银锭总带着灰斑。

佩德罗从泉州带回的磁粉,成了这里的宝贝。修士们发现用磁粉处理过的汞,蒸发速度确实快三倍,却在记录时写成“圣徒遗物的粉末”。当矿场的银产量翻倍时,裁判所的报告里写着“虔诚祈祷的成果”,而给国王的密信里,却详细记录着磁粉与汞的配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种分裂在波托西银矿达到了极致。印第安矿工被强迫用新方法炼银,稍有差池就被说成“被魔鬼引诱”,遭到鞭打;而监督的修士们,口袋里装着20进制的计时器,精确控制着加热时间。矿场的墙上,一边画着地狱的火焰,一边贴着偷来的炼银步骤,像幅荒诞的拼图。

赵莽从商船带回的消息里,看到了这种双重标准的恶果:印第安人因为不懂原理,只按步骤操作,汞中毒的死亡率比以前更高;修士们垄断着磁粉的使用方法,用银锭贿赂贵族,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们不是在使用技术,是在滥用技术。”他把这些消息抄在布告上,贴在泉州港的码头,来往的欧洲商人看了,无不面色凝重。

四、冲突的核心

崇祯二十三年的复活节,泉州港的海神庙前,来自各国的工匠举行了场特殊的集会。他们用不同的语言朗读着赵莽的实验日志,展示着磁粉催化的全过程,最后共同在石碑上刻下:“技术无信仰,规律无国界”。

佩德罗也在场,他刚收到家里的信:塞维利亚的秘密实验室发生爆炸,因为修士们擅自提高加热温度,又不懂磁场的平衡,汞蒸汽与空气混合后引发了火灾,烧死了七个学徒,包括他的弟弟。

“裁判所还在说是魔鬼干的,”佩德罗的声音发颤,信纸上的焦痕触目惊心,“可我知道,是因为他们烧掉了写着‘安全规程’的手稿。”他当着众人的面,撕下圣经封皮里的偷来的图谱,扔进火盆——这次的火焰,烧的是虚伪的面具。

赵莽把“炼金术冲突”的核心刻在石碑最显眼的位置:“宗教压制的不是技术,是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掠夺的不是成果,是平等掌握知识的权利。”他让石匠把这句话翻译成拉丁文、玛雅文、印加文,像道跨越信仰的宣言。

安东尼奥的新书《科学与信仰》在欧洲引起轰动。书里对比了裁判所的双重标准:焚烧“点石成金”的手稿,却保留“汞齐炼银”的技术;诅咒“星图坐标”是异端,却用它来导航掠夺船队。“冲突的根源,在于有人想垄断知识,”书的最后写道,“而知识本该像阳光一样,照亮每个角落。”

五、真理的火焰

当佩德罗带着完整的实验日志回到欧洲时,塞维利亚的广场上,又有人在焚烧手稿。但这次,人群里响起了不同的声音——有人举着从泉州带回的图谱,大声念着上面的原理;有人展示着磁粉催化的银锭,证明这不是魔鬼的作品。

裁判所的权力在动摇。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银锭的纯度来自磁粉的配比而非祈祷,当矿工们用20进制的计时器提高效率,那些“异端”的帽子就再也戴不住了。佩德罗的弟弟用生命换来的教训,终于开始发芽。

泉州港的验房里,赵莽望着窗外的星空。黄金面具的水晶眼窝投射出的星图,与桌上的炼银图谱重叠在一起,玛雅符号与中文批注在月光下和平共处。他知道,“炼金术冲突”不会轻易结束,但只要有人坚持探索原理,有人拒绝垄断知识,真理的火焰就永远不会熄灭。

多年后,有人在塞维利亚的旧裁判所遗址上,发现了块被烧焦的石碑碎片,上面刻着半句话:“技术的价值,在于让所有人……”后面的字已模糊,但从残存的刻痕里,能看出是“平等受益”。

而泉州港的石碑,在风雨中愈发清晰。上面的“炼金术冲突”核心矛盾,成了所有文明的警示:压制科学的人,终将被科学抛弃;掠夺技术的人,终将被技术反噬。唯有尊重规律,共享知识,才能让火焰温暖世界,而非焚毁文明。

第八章银河贸易的蓝图

银河-地球贸易对照图

一、两张地图的重叠

崇祯二十三年的立秋,泉州港的风带着新稻的清香,吹得验房里的两张地图簌簌作响。赵莽将黄金面具投射的星图拓片铺在桌上,又把《万国舆图》覆在上面,指尖沿着银河的轨迹划过,恰好落在地球上的白银贸易主航道上——从波托西到泉州的航线,与猎户座旋臂的走向完美重合。

“爹,您看这里!”二郎用朱砂笔圈出波托西银矿的位置,对应的星图坐标正是比邻星的“3·21”,“就像地上的港口对着天上的码头!”他拿来直尺量算,星图上的每条航线,都能在地球地图上找到对应的白银贸易路线,角度误差不超过三度。

赵莽让库斯科取出印加的结绳记事,将绳结的长度换算成距离,与星图、地球航线的里程并排放置。三组数据像三串咬合的齿轮:星图上“13·5”天狼星对应的航线长度,是泉州到长安的三倍,而天狼星与地球的距离,恰好是比邻星的三倍。

“不是巧合,是规划。”他铺开三丈长的宣纸,开始绘制《银河-地球贸易对照图》。先用淡墨勾勒银河的轮廓,标注出二十颗亮星的位置;再用朱砂画出地球的海岸线,将银矿标记为红色圆点;最后用金线连接对应的星与矿,整幅图立刻像张贯通天地的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