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把砂锅端上餐桌时,许明远正躲在阳台调试声呐探测器。二十年过去,这个曾抱着女儿闯码头的男人,依然保持着在饭桌前藏零件的习惯。
"老许!你的甲鱼汤要凉了!"苏晴用护士长的威严敲着窗玻璃。探测器突然发出尖锐蜂鸣,惊飞了窗台筑巢的珠颈斑鸠。许明远手忙脚乱地捂住设备,却碰倒了晾在栏杆上的中药包——那是苏晴特意从云南采购的野生天麻。
小满刚进家门就看见父亲蹲在地上捡药材,母亲举着汤勺气红了眼眶。这样的场景在她童年每周上演,如今自己都三十四岁了,父母依然保持着某种奇妙的平衡。
"爸,这是第几个被妈没收的探测器了?"小满憋着笑把工具箱藏到玄关。许明远却献宝似的从裤兜掏出微型传感器:"最新款!能监测赤潮还能预警台风,就是。。。"他心虚地瞥了眼厨房,"就是煮汤时别放当归,药性相冲。"
饭桌上,苏晴突然放下筷子:"下个月潮生的小学家长会,你们谁去?"祖孙三代同时僵住。十二岁的许潮生正偷偷把甲鱼腿喂给桌下的机器狗,闻言差点打翻汤碗。
"我那天要调试星鲸的导航系统。"小满划拉着全息日程表。"港务局有防汛演习。"许明远往嘴里猛塞米饭。苏晴冷笑一声,投影出三人的体检报告:"血压异常三次,颈椎劳损四级,胃溃疡复发——你们爷俩倒是说说,量子科技治得好讳疾忌医吗?"
潮生发现祖父的秘密是在梅雨季。那夜她起床上厕所,瞥见许明远在书房擦拭老式海图。台灯将老人佝偻的身影投在墙上,竟与墙上悬挂的年轻船长证件照重叠成沧桑的剪影。
"爷爷在找什么?"女孩赤脚凑近,发现海图边缘有褪色的蜡笔画——五岁小满笔触稚嫩的小船,正驶向用拼音标注的"xingxingjiā"。
许明远手一抖,怀表里的全息投影漫出来:1988年的夏夜,他抱着高烧的小满冲进港口诊所。苏晴那时还是实习护士,为给孩子物理降温,拆了自己刚领的的确良衬衫。
"这是奶奶?"潮生指着投影里剪短发的姑娘。老人没说话,手指抚过海图上某个坐标,量子墨水突然显影出加密日志:"3月18日,小满第一次叫爸爸,货轮在爪哇海遭遇海盗。。。"
阁楼老式收音机突然自动播放《军港之夜》,潮生认出这是奶奶设置的"记忆触发装置"。月光穿过百叶窗,将祖孙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当许明远教曾孙女用六分仪测算人造月亮方位时,谁也没发现苏晴在门外抹泪——三十年前,小满就是在这个位置偷听父亲讲航海故事。
小满在太空站收到母亲快递时,星鲸群正在修补臭氧层裂缝。生态箱里除了晒干的紫菜和辣酱,还有本裹着保鲜膜的相册。当她触碰到1997年全家福的瞬间,纳米涂层突然激活全息影像。
"满啊,冰箱第二格有包好的荠菜馄饨。"苏晴的虚影正在厨房忙碌,"你爸非说用量子传送会破坏面筋。。。"背景音里传来许明远的抗议:"本来就是!上次传过来的虾饺都成面团了!"
相册夹层飘落张电子信纸,潮生的字迹在星光照耀下逐行浮现:"姑姑,爷爷昨天把机械章鱼的核心芯片改造成扫地机器人,现在吸尘器天天追着奶奶要机油喝。。。"小满笑得眼泪打湿太空服,却没注意某页家庭录像的异常——2005年生日会片段里,背景窗帘的波纹与木卫二海洋的量子涟漪频率完全一致。
台风登陆那晚,许家迎来不速之客。当门铃第十次响起时,苏晴正在给潮生缝补被机械狗咬坏的校服。全息监控显示门口站着穿复古航海斗篷的男人,怀里抱着印有"时光琥珀"标志的金属箱。
"许明远船长,这是您1992年寄存的物品。"陌生人摘下护目镜,露出被纳米机器人修复的半机械面庞。箱体内,二十年前的航海日志正在液态氮中沉睡,一同封存的还有未拆封的孕检报告——那时他们以为小满只是普通贫血。
许明远抚摸着苏晴年轻时的字迹,那些关于"孩子眼睛像凌晨四点的导航星"的记录让他喉头发紧。陌生人突然剧烈咳嗽,机械义眼闪过红光:"我的时间不多了。。。请小心深海勘探集团。。。"
警报器骤然炸响,潮生卧室传来玻璃碎裂声。等众人冲上楼,只剩被暴力破解的生态舱和窗台沾着深海藻类的脚印。许明远捡起入侵者掉落的工作牌,背面用激光刻着令人胆寒的真相——某位"已故"企业高管的电子签名。
中秋夜,苏晴在全息餐桌摆了十二道家乡菜。潮生用AR烟花在阳台画出四维月亮,小满的量子投影正在给父亲演示星鲸育儿舱。当许明远偷偷往机械狗食盆倒黄酒时,老式收音机突然插播紧急新闻:东海养殖场出现变异双头鲍。
"是二十年前污染物的后代。"小满调出基因图谱,"但它们的贝壳呈现天然抗辐射性。。。"她的话被潮生惊呼打断——女孩腕间的贝壳手链正在吸收月光,投射出木卫二冰层下的发光珊瑚。
许明远突然起身翻找航海图,苏晴则打开珍藏的药酒浸泡实验样本。当全家人的研究数据在云端交汇时,量子计算机给出了震撼结论:许家女性携带的特殊线粒体dNA,竟能催化污染物基因良性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