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进军关中的通道打通了。
柳元景押送粮草到陕城,顺便视察前线、安抚将士。
他见到2千多魏军俘虏中,大多数是汉人,便向他们询问情况。
这些人告诉柳元景,他们都来自魏国汉人士族,许多是崔浩案子牵连坐罪的奴兵。
有一部分就是太原柳家人。
柳元景祖上就出自太原,与太原柳氏同祖不同宗。
崔浩案牵连到太原柳家时,他曾捶胸叹息。
现在见到族人,他问他们愿不愿意留下加入宋军。
这些人告诉他:他们出征,都有家人、族人被官府扣留作人质。
作战时,魏军骑兵在后督促、驱赶,回头则死。
现在被俘,如果加入宋军,家人、族人必死。
他们表示:您可以杀了我们。这样就不会连累人质。
柳元景摇头叹息后,下令发给他们口粮、盘缠,放了他们。
这批人回去后,魏军中就传开了:投降宋军,会得到盘缠返乡。
因为这一举动,皇帝刘义隆后来下诏嘉奖柳元景。
因为,拓跋焘与刘义隆之间,经常有外交文书往来,互相讽刺、挤兑、炫耀…
柳元景的做法,给了刘义隆讽刺拓跋焘的绝好素材。
柳元景部拿下陕城、潼关后,正打算休息、整军一阵,然后率军直扑长安。
这时,皇帝刘义隆的圣旨到了。
柳元景接过一看,顿时垂头丧气。
原来,圣旨写着:诏令柳元景部西路军,立即班师回襄阳。见诏即行!
柳元景将诏书递给诸将传看。
大伙纷纷向传召太监询问原因。
那名太监也不隐瞒,把东路军大败的消息告诉了诸位。
众人这才明白原委。
是啊,说到底,这次北伐,东路军才是主力。
如果东路军没有完成既定目标,其它几路军打得再漂亮,也于大局无补。
既然如此,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柳元景下令:全体回襄阳,去向雍州刺史、随王刘诞交还兵符。
*****
刘义隆大张旗鼓发动北伐。东线主力失利后,他觉得再打下去没什么意义,于是下令收兵。
哪知拓跋焘的魏国大军已经来到了黄河北岸。
将军、士兵们别了一肚子火,好不容易有了出来抢劫的机会,哪里会愿意收手。
无论是将军还是校尉,抑或是低级军士,都天天在军营内嗷嗷叫唤,希望快些黄河,杀向长江边。
就算拓跋焘这时想罢兵,也已经不大可能。
宋国皇帝刘义隆,这次惹祸上身了。
魏国大军号称百万雄师,誓言饮马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