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瞬间安静下来。
李乾顺走到殿中央,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朕听了大家的话,很有感触。有人主战,有人主和,都有道理。"
众臣都看着他,等待下文。
"朕想了想,决定给大家一个选择的机会。"李乾顺的声音异常平静,"愿意跟朕死战到底的,站到左边。愿意投降的,站到右边。"
这话一出,殿上顿时一片骚动。众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轻易表态。
赫连雄毫不犹豫地走到了左边:"臣愿与陛下共存亡!"
跟着他,又有几个武将也走了过去。
右边站了一会儿,梁忠犹豫再三,终于走了过去。
"梁爱卿选择投降?"李乾顺笑眯眯地问道。
梁忠硬着头皮说道:"臣……臣以为,为了百姓计,或许……"
"很好,很好。"李乾顺点点头,"还有谁?"
拓跋庆犹豫了很久,最终也走向了右边。
野利通想起昨夜的秘密会议,但在这种场合下,他不敢轻易表态,只是缓缓走向了右边。
李文渊也在犹豫。他想起父亲的遗书,想起宋帝的承诺,最终也走向了右边。
拓跋守寂站在原地,进退两难。看着陛下那诡异的笑容,他心中涌起一阵不祥的预感。
"国相不选择吗?"李乾顺看着他,"朕给你时间考虑。"
拓跋守寂犹豫再三,最终还是走向了左边:"臣愿与陛下同生共死。"
最终,左边站了六七个人,右边站了八九个人。
李乾顺看着这个结果,脸上的笑容更加诡异:"很好,很好。大家都表态了。"
站在右边的那些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以为陛下真的会放他们离开。
"朕很欣慰,"李乾顺继续说道,"在这种困难的时刻,还有这么多爱卿愿意与朕共患难。"
他看向左边的那些人:"你们是朕的忠臣,朕不会忘记你们的。"
然后,他又看向右边:"至于选择投降的诸位爱卿……"
他停顿了一下,笑容变得更加阴森:"朕也不会怪你们。毕竟,人各有志嘛。"
梁忠试探着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很简单。"李乾顺缓缓说道,"朕以李氏列祖列宗的名义起誓:今日之后,绝不追究任何人在此次朝会上的言论和选择。既往不咎!"
听到这话,右边的那些人都松了一口气。
"但是,"李乾顺话锋一转,"朕也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陛下请说。"梁忠连忙说道。
"朕希望,在朕做出最终决定之前,诸位爱卿能够留在宫中,和朕一起度过这最后的时光。"李乾顺的声音变得异常温和,"毕竟,我们君臣一场,也算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