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把耻辱摊开,给所有人看,换一个挽救大唐的机会。
在满朝文武百官期待的目光中,李隆基开口了。
“我想看看,安史之乱是怎样发生的,长安究竟是如何沦陷的。”
李隆基说出的话在天幕之上转化成文字,变成了评论,混在了所以人的评论之中。
这评论平平无奇,并没有这是因为李隆基发的评论而有什么格外的优待。
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顶着初始头像,是最低级别的小白号,承载了整个大唐王朝的希望。
评论纷杂。
[我想看李白!啊,我的男人李太白!]
[有李太白怎么能没有杜子美啊,我的子美!!!]
[想看睢阳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颜氏一族才值得看啊,颜家那是满门忠烈啊!]
在众人都以为,李隆基的评论会被不断跳出来的评论淹没的时候。
那条想看安史之乱如何发生的评论,慢慢被顶上来了。
[讲一讲安史之乱是怎么发生的吧。]
[是啊,看了杨玉环,不能不看安史之乱。]
[有了安史之乱的大背景,才能更好的看我的李白和杜甫啊。]
[唉,灾难孕育文坛之盛,但灾难对文人来说,就仅仅是灾难。]
[杜甫,想想我就难过。]
[我记得睢阳之战也是在安史之乱里头的吧?]
[颜氏家训,也是在安史之乱里被展示的淋漓尽致,颜家满门忠烈,都投里边去了……]
[是啊,讲讲安史之乱吧。]
[无论是李杜的才华,还是颜氏的忠骨,都得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才好看。]
于是你一个赞,我一个赞,李隆基这条不起眼的评论就被顶起来了。
接着,博主评论。
【下个视频就是这个了。】
得到肯定后,文武百官激动了。
下一个天幕,就是安史之乱的经过。
只要在每一个事情发生的重要节点小心预防着,必定能躲避这样战乱!
李隆基看到自己的评论被顶到最上面,并得到了肯定,心里有些怅然若失。
刚刚任由天下人评说的豪情不知道塞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
李隆基满脑子都是:完了。
天下人都要看到朕是如何的昏庸,天下人都将耻笑朕。
他失魂落魄挥挥手,散朝了。
晚节不保啊!
安禄山和史思明兴奋起来了。
他们对视了一眼,不由自主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