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那轮照在李白身上的红日就早已经有了预兆,预兆了李白不平凡的一生。
他正是从天门山出发,走出了一条独具一格,璀璨耀眼,而又独属于他自己的路。
杜甫看着天幕,心中艳羡。
他艳羡的不是李白的璀璨人生,他羡慕的是李白这样傲然自信的性格。
这是他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
杜甫身边的碎嘴子还在叭叭:“李白年轻的时候好生狂傲。”
杜甫纠正他:“那是自信。”
碎嘴子:?
“难道不是比自信成堆更大一点的那个狂吗?”
杜甫肯定:“那是自信。”
碎嘴子:“好吧,自信。”
杜甫见碎嘴子也认可了自己的偶像,心里很高兴,连话都变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肯定自己,这是很难得的。”
三次科考没中举的碎嘴子好像隐约明白了杜甫的意思。
他因为经历了三次失败就笃定自己绝不可能考上,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己的否定。
可人总是需要自信的,就像他执着认为自己就是那搅动风云的鲲鹏,于是多年后,他真的就成了那个鲲鹏。
碎嘴子难得认真,对杜甫抱拳:“说的是,谢过兄弟了。”
“还未请教兄弟姓名?”
不擅长社交的杜甫又不自在了。
他咧了咧嘴巴:“叫我小杜就行。”
碎嘴子惊讶,脸上全是惊喜。
杜甫缩缩脖子:又暴露啦?
碎嘴子:“你居然跟我的偶像杜甫是同一个姓!”
杜甫尴尬点头,说着不着边际的瞎话:“是啊,不是一个杜家的。”
碎嘴子遗憾,但也并不纠结于此。
他伸出宽厚的大手拍了拍杜甫的小肩膀头:“那我以后就叫你小杜了!”
【这诗开头两句端的就是无边的豪情和傲气。大鹏和九万里的高空,这都是极为浩大的意象,这种意象用不好,那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但李白用这样的意象,反而是如信手拈来,他甚至敢把这样大的意象放在开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