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调侃了。
实际上,狂且、狂童、狡童等等,都是昵称,因为&ldo;男人不坏,女人不爱&rdo;。子都,则是当时帅哥美男的代表,相当于&ldo;大众情人&rdo;。因此这诗也可以这样翻译‐‐
山上有棵扶苏树,
池中有株玉莲花。
不见子都美男子,
撞上个欢喜俏冤家!
但,俏冤家也好,坏娃娃也罢,其实都是心上人。一旦满心欢喜,郑国女孩的表达还可能更加火辣,比如《褰裳》(褰读如迁)‐‐
你要真有爱,
卷起裤腿过河来。
你要不爱我,
难道我就没人爱?
你这傻瓜中的傻瓜,呆!3
原文,是&ldo;狂童之狂也且&rdo;。
好一个&ldo;狂童之狂也且&rdo;!看不上我?告诉你,本姑奶奶还不稀罕!
这是怎样的郑国女孩!
然而有过恋爱经验的人都知道,女孩子所谓&ldo;不稀罕&rdo;,其实往往是&ldo;很在意&rdo;,否则犯不着说出来。谁要是当了真,谁就是犯傻。
当然,也有直说的,比如《子衿》‐‐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痴心。
就算我没去找你,
你就不能捎封信?
就算我没去找你,
你就不能来亲亲?4
呵呵。
&ldo;青青子衿,悠悠我心&rdo;&ldo;一日不见,如三月兮&rdo;!
由此可见,郑国女孩的怨恨、解嘲、戏谑、闹情绪,都因为爱得太深。思念之切,即生抱怨。抱怨,就撒娇。比如《狡童》‐‐
那个坏小子,
不跟我说话,
害得我饭都吃不下。
那个臭小子,
不跟我吃饭,
害得我觉都睡不安。5
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事的结果如何,不知道那坏小子后来是不是跟这女孩吃饭说话,或者干脆就各奔东西。但失恋的事肯定经常发生,比如《东门之墠》(墠读如扇)中的姑娘。她跟自己暗恋的对象几乎天天都能见面,只是那男孩对她无动于衷。这实在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她的情歌也就唱得惆怅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