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将对方搀扶着,靠在了汽车上。
伸手招呼随行的医生,对小夫政委展开全面的检查。
诺维科夫上校、涅佐夫上校抓紧跑过来,充当翻译的同时,跟对方交涉西南方面军的情况。
小夫政委此刻早已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只是麻木地点点头,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至少暂时安全了。
“小夫政委,辛苦你了。”李峰的声音温和而有力。
“能够坚持到最后一刻,带着更多的部队突围,你是有功之臣。”
诺维科夫嘴皮子一动,替李峰翻译了过去。
一旁的战地记者凑过来。
敏锐的捕捉到了新闻的味道。
在西南方面军陷入绝境时,是中五国方面军伸出了援手,不仅接应溃兵,还救助了高级将领。
“都是同盟,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我第八战区永远保持善意,对从前线撤回来的英雄保持敬意。小夫政委能够坚持到最后,带着数万兵力突围,这是多么令人震动的壮举。”
啊?
我做了这些事儿吗?
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错愕,下意识地想要反驳,哪里是什么壮举?分明是一场丢盔弃甲的溃败,能逃出来全凭运气。
李峰显然在捧他。
败军之将,往往伴随着责罚与训斥。
任何人打了败仗,从上到下都要为此付出责任,他早已做好了回去接受审查的准备。
西南方面军的失败,最根本的责任在总参谋部,在那位身上。
作为军队的高级军官,虽没有直接指挥部队的实权,可也是有特权的政委啊。
没有乘坐飞机逃跑,留下来随同士兵一起突围。
足够渲染出力挽狂澜的故事了,足够伪装成力挽狂澜的英雄。
故事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铁血政委与他的突围勇士。
故事嘛,全都是编出来的。
只要能编出来,自然有大部分人相信。
只要能把这场溃败包装成“力挽狂澜”的传奇,自然有大部分人相信。总参谋部也需要一个“虽败犹荣”的典型来安抚军心,而小夫就是最好的人选。
若是真如李峰的说法,他不仅不会接受调查,还要一跃成为战争英雄呢。
想到这里,辩解的想法咽进了肚子。
他知道李峰在编织一个谎言,可这个谎言却像件温暖的棉衣,恰好裹住了他冻得冷的身体。西南方面军的惨败需要有人背锅,但更需要有人站出来,给绝望的苏维军民一点慰藉。
溃败的士兵需要一个传奇,也需要一个英雄。
这位年轻的指挥官不仅救了他的命,还在为他铺一条黄金路。只要这个故事传扬出去,就算总参谋部要追责,也得掂量掂量民心向背。
“小夫同志,现在有大批的溃兵需要安置,原有的番号混乱不堪,军官损失惨重,我建议立刻并入我方面军内。”
小夫的手指猛地收紧,茫然的点了点头。
名让给小夫,利李峰要吞下。
借助小夫政委的名义,命令西南方面军的溃兵立刻并入中五国方面军。
李峰要趁着苏维帝国总参谋部无暇顾及溃兵的时间差,将溃兵整编到麾下,拿到这支部队的指挥权。
而小夫政委,赫然是撬动指挥权的锚点。
双方合则两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