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也知道钱家人不是他们能聚在一起在背后蛐蛐的人,詹家的前车之鉴才过去没多久呢,拿着他们在背后非议钱家的事去贴脸问人家是不是真的,如今他们一家子上下六口人和那些非议钱家三姐妹的人倒霉到喝水都塞牙缝。
意识到钱家的热闹可不是他们能看、能议论的,周围的人立马调整了表情,心有灵犀地略过这个话题,说起昨天车祸来。
老人聚在一起,总少不得说些让人身败名裂的流言蜚语,可如今安民街的人却不敢了。
既然这些没得说,那就说他们在出门遛弯、新闻、报纸上看到的各种小消息。
一老人语气酸酸地说:“昨天橘火大厦那建筑工地发工资了,娟子她老公干了半个月,加上补贴拿到快三千块钱。”
边上的老人露出羡慕的表情,“那一个月下来不是得有五六千?”
在人平均工资一千五、两千的时代,五六千可是高收入人群。
至于做工地辛苦?普通人不怕辛苦,只怕辛苦了还得不到合理的报酬。
“这大厦听说有六十六层,还要搞装修,起码要建个一两年呢。”
“哦哟,那娟子她家得赚不少呢,家里也能松快些,说不定还能把老房子拆了重新建。”
“可不是,我还听说橘火大厦的老板还是个很有钱的女人,还是从国外回来的。”
“咦?我怎么听说这个什么火的老板其实是开殡仪馆的?听说还搞什么丧葬一条龙,上午死、中午烧、下午埋。”
大部分老人还是接受不了死后被火烧成灰,“啊?那,那去世的人不在家里停灵了啊?不来亲朋好友祭拜了啊?”
他们这个年纪已经不再忌讳什么死不死的,甚至已经提前开始准备用得着的东西,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也算冲喜。
一群老人将话题转移到生死上,你一言我一语,聊的十分起劲。
突然,不知道谁冷不丁地说了一句,“火莲、火璎名字里也带火呢,和橘火公司还挺有缘的。”
“嗯?啊,好像是哎。不过钱家要是能够建得起那么大的楼,一个月少说发一千多万的工人工资,又怎么会住在我们这啊。”
不说是贫民窟,但家家户户也没什么大钱。
住在这里的人大部分都属于社会抚养范围,有点良心的小偷小摸都不会偷到他们这来。
“也是,有钱人都怕死,住的地方肯定有很多人保护。”
一群老人很快就将话题转移到昨天来的那群警察身上。
以福利院义工身份观察以及保护钱家的两个便衣在福利院门口扫着落叶,耳边听着老人们的议论,嘴角忍不住抽搐。
只那么一会的时间,老人们就聊到了他们的一个同事,消息还是不知道从哪个亲戚的邻居的朋友口中得来的。
听到这里,两个便衣警忍不住抹了一把额头。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也没说群众的消息也是万通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