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等他准备要搞这事了,一定要提前跟我们讲!”
生怕她忘了这事,没喊上她们。
丁书涵不知道这事对于她们,见她们如此再三强调确认,就也都一一应下。
得到答复的军嫂们就没有再多说些什么,话题也就逐渐从她身上转到了其他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去了。
一路上,丁书涵跟着她们听了好些个别人家的闲话八卦,要是平日里,她走这么一段路肯定会觉得累。
但今天她却觉得还好,没有什么太多觉得走不动的感觉。
怪不得这群嫂子们这么爱围在一起说话、凑热闹,原来是嘴上说着话,注意力也转移了,乏味和辛苦的家务干得也没有那么辛苦了。
当然还是嫂子们有劲儿,起先孩子们都有力气在前面疯跑着,到后面一个个都跑累了,喊着“娘”往自家母亲怀里扑。
嫂子们虽然嘴上骂骂咧咧地说着他们“小兔崽子就爱瞎胡跑”,但是也都一个个抱起他们,还不耽误她们说话的。
属实厉害。
没走多久就到了一片榆钱树林,好几棵树上已经有了人爬了上去将树枝压了下来。
她们一群人见到了这群在树上的人,都很是亲切地打招呼,“你们来得好早啊!”
“小丁这些都是隔壁村的嫂子们。”
张桂兰给她介绍着,这熟络的语气明显已经见过好几次面了。
平日里不觉得军嫂婶子们为何天天说现在在兵团的日子舒坦,今天一见这些当地的村民,光是看模样就能看出差别。
更别说丁书涵这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模样站在这里有多格格不入了。
果然有个妇人见了皮肤白皙得有些扎眼的丁书涵,忍不住开口问,“这个姑娘以前怎么没见过,眼生得很!”
“这也是我们院的,小丁,长得漂亮吧!”
虽然刚开始张桂兰说过不少自己的闲话,但跟外人夸起自己却格外得意。
“漂亮,长得可真漂亮!”
“结婚了啊?看起来还跟大姑娘似的!”
果然听了张桂兰这说,好些个妇人都开口跟着夸她。
“结婚了当然结婚了!人家丈夫也长得帅的嘞!”
听到这夸奖的话,丁书涵心里自然高兴,但这话题也没在她身上围绕很久,很快就转移到了别的上面去了。
丁书涵看着一颗颗榆钱树上爬着身姿敏捷的女人们,连梯子都不用,又想到她们刚刚跟自己科普的模样,还说自己没过过苦日子。
这大概是她们之前饭都不一定能吃饱,粮食米面糙得难以下咽,才会用这野菜做各种吃食填饱肚子,完全是劳动人民为了生存下去的智慧。
丁书涵看着也觉得心里有些触动,这几天也画了不少兵团、工厂劳动人民的工作场景。
这些个人保障家庭后勤生活的军属嫂子还有村民嫂子们,即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但很多之前苦日子的时候留下的生活习惯都还保持着。
只觉得这些个嫂子们却是也值得画到这纸上、纳入那扫盲看图识字的教材之中,丁书涵相信大部分人对这摘榆钱的场景并不会陌生。
那翠绿的榆钱一长串地挂在枝头,倒还真像是那一串铜钱呗穿起一般。
她撕了两张纸放在地上垫着屁股,背靠着榆钱树,躲在树荫下,手里的笔在随身的画本上描绘着嫂子们摘榆钱的场景。
说是这摘榆钱,但实际上的动作更像是捋下那一串串榆钱。
那些个平日里在树下野,还吵着要上树的孩子们今天格外得乖,只因为丁书涵在树下画画。
一个个小脑袋凑到她身边,动作和神态还怯怯的,生怕影响到了她画画。
那些个嫂子们也见过她画画的本事,自然也不太好奇。
但是看着往日里一个比一个人淘的皮猴子今天这般安省,还有自己能登上她这画本,心里只觉得省心又欢喜。
在树上摘榆钱的动作不知不觉也轻快了起来。
不到半小时,每个嫂子的篮子里都是满满一筐榆钱。
丁书涵的画也画得差不多了,嫂子们也都一个个凑上来看她画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