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性质极其恶劣,歹徒持双枪抢劫,在历史上前所未闻。
虽然在80年代,合法搞到枪支并不是难事,但一下子持有两把制时手枪,并不简单。
歹徒的枪支到底从何而来?
现场的上海干警立即想起了最近的一轮船丢枪案。
11月13日,也就是银行抢劫案的前三天,公安局接到了一起报案。
在外滩摆渡的茂新号轮船上乘警的保险柜被人撬开,柜里2把54式手枪、1把64式手枪和近300发子弹悉数丢失。
根据现场勘查,歹徒事先躲藏在轮船上一个角落,一直等到所有人离去,才从容不迫地撬开了保险柜,实施盗窃。
有人会问,轮渡上也有枪?
那时,像这种大一点的轮渡,都配有乘警,毕竟是国际大都市,很多旅游的外国人也经常乘船,有乘警就有枪支。
不过,枪柜一般比较简易,实际上就是一个上了锁的抽屉。
因为那时枪支管理不像现在这么严格,很容易就可以办到一个合法的持枪证,像气枪在普通商店里都可以买到。
有的小孩子拿着气枪打鸟,打气球,还有的变态男子在夜晚,甚至用气枪狙击女人的屁股。
所以,当时乘警用简易的抽屉,来存放枪支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也给罪犯作案留下可乘之机。
经过比对,留在储蓄所的弹壳上的指纹没有比中警方档案中的指纹,说明歹徒没有案底,是第一次作案。
而对于现场弹壳和轮渡上丢失的子弹进行比对,是同一批子弹。
罪犯留在储蓄所的弹壳上的指纹,和轮渡现场留下的指纹,经过反复比对,正是同一人所留。
说明歹徒是经过事先精心预谋,盗取轮渡上乘警的枪支目的,就是为了抢钱。
由于上海市很少发生此类恶性持枪劫案,上海市领导极其重视,并责令公安局尽快破案,抓住凶手。
那么,破案首先得弄清楚这个歹徒到底是谁,来自哪里?
查访中,周边商户和刘强等目击者均表示从来没有见过此人,肯定不是住在附近。
不过,有人反映当时紧随持枪男子的那两名健壮男子,倒是有点印象。
一家小卖部的老汉说:其中一个小伙子有时来他店里买香烟,好像就住在附近不远,极可能是附近大学的人。
于是,侦查员立即调查这名出现在现场的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警先联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院长,将数百名教职员工的照片集中,然后请见过小卖部的老汉和几个目击者进行现场辨认。
经过一个昼夜的识别,总于找到了这位健壮的男子。
这名男人是大学里面的体育教师,姓张,当时一进院长办公室就被两名刑警带上了手铐。
他一脸懵逼,大声喊道:“啥意思?我又没有犯法,为什么铐我?”
“你知道外面储蓄所的抢劫案吗?”刑警问。
“知道啊!我当时就在现场,我还追过那个人呢!”张老师说。
“请详细说说你在现场干什么,怎么追的?”刑警觉得这一点必须搞清楚。
”我和王老师中午出来买烟,正好听见两声枪响,有人可能以为是鞭炮声,但是我听得出来鞭炮声和枪声是不一样”。
“因为我上体院时,经常听见射击队打枪的声音。当时这两声枪响,立即吸引了我和王老师的注意,我俩就跑过来看,发生了什么,正好看见一个人持枪跑进了一个胡同。”
“后来呢?”
“里面巷子比较复杂,我们一会儿就不见他了,突然听见“砰”的一声枪响,估计那人看见有人跟着他,他又开了一枪,我们吓的就往另外一个巷子跑,感觉跑迷路了,实际上正好跑进来那名男子跑的巷子,就相距10米左右。”
“你们看见那名男子了?”刑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