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过去少交的税,一律免了!一文都不用补!”
“不仅如此,今后只要田产在规定额度内,这部分的税,也永远免了!以后都不用再交!”
……
听到这话,百官们先是头皮一麻,紧接着,脑子飞快转了起来。
反正锦衣卫早晚能查出来,躲不掉。
与其到时候补三年、罚十年,还不如现在主动交出来。
至于皇帝说的“以后免税”,他们压根不在乎。
那点小额度的田,税能有几个钱?有和没有,根本没差别。
刘希贤、谢于乔、王鏊三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该他们带头了。
这时候没人站出来,其他官员肯定还犹豫,舍不得地。可只要他们三个重量级人物一表态,剩下的也就只能跟风。
可就在这时——
突然,“咚”一声,一个人猛地跪倒在地,声音洪亮地喊道:
“启禀陛下!微臣愿将定国公府名下三千九百二十七顷良田,全部献给朝廷!”
那人是谁?
正是定国公徐光祚。
这位在朝中常露脸,但基本属于“来了等于没来”的类型。朝会一开,他就闭眼养神,从不参与争论。
谁也没想到,平时像个摆设的徐光祚,竟然第一个跳出来,把整个定国公府的田产全捐了!
……内阁首辅刘希贤、兵部尚书谢于乔、刑部尚书王鏊三个人脸都黑了,心里气得不行,盯着定国公徐光祚直看。
这家伙居然抢在他们前头开口了。
一下子就把自家那几千顷好地全给捐了出去。
可他们刚才也正打算说话啊!嘴都张开了,话就差说出口!
其实他们也明白徐光祚为啥这么干。
还不是为了保命?
他这是想在镇国公高鸿志和正德皇帝面前露个脸,讨个好印象呗!
之前魏国公徐辉一家被抄得干干净净,英国公张懋也落得个家破人亡。徐光祚能不怕吗?
现在勋贵里头,魏国公、英国公都没了,就剩他定国公一脉势力最大,成了带头的。
他怕哪天高鸿志随便找个由头,把他家也给掀了。
满朝文武都愣愣地看着徐光祚。那可是三千九百多顷良田啊,祖祖辈辈攒下来的家底!
就这么说捐就捐?一点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