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可不可以,自由地选择‘撒谎’,保护起自己一部分‘不作正面回答’的空间?”
……
同样的,番茄在不确定是否喜欢我,又不确定关系会怎么发展时,很可能和我一样,面临着这样的选择困难。
而他的做法是,不撒谎,也不回应,直接沉默。
结果,面对我步步紧逼的“关心”,那些不合时宜的“关心”,让他感受到很强烈的情绪价值索取。
他越来越烦躁,不得不采取防御姿态,并对我进行了攻击和侮辱,甚至拉黑。
到后来,他三次想起我,主动联系我,也许并不是,或者说,并不仅仅是,约泡的目的,而是想再了解一次试试?
只不过,他想先通过生理性适配来回答他喜欢与否,而我想先通过心理性适配来回答我喜欢与否。
……
所以,我们之间的状态不一致。
实在太不一致了。
……
也许,他的内心,也是一个暂时不能和自己和谐相处的,别扭的小孩。
……
正如他曾经写在那个App主页标签中的“安全感不足”。
这种安全感不足,会让他变得敏感多疑、情绪内耗、精神状态不佳,等等。
外界变动带来的剧烈震荡,会严重左右他的情绪。
因此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能够保护他的、充分隔绝不良影响的生存环境。
以及,让他完全信任的同伴、战友。
他还没有成长为能保护他人的人,所以他希望得到“他是强大的”的反馈,比如他会引以为傲他曾经帮助全小区解封的事迹,他会主动帮自己出谋划策,主动提出帮自己打车;
他的生命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他还需要通过外界的支持和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比如他讲他所做的汇报内容有多完美,比如他众多的考证经历,比如他被行业大佬称赞却婉拒工作机会,比如他的签约售书会;
他能共享的边界范围十分有限,只有他认可的狭小的安全的领域才允许外人进入,否则他精神紧绷、无法坦然,比如自己可以坐在他的沙发上,但不能碰他没有确认过的充电宝和书,那是他认为会改变他习惯和暴露他过多信息的地方。
他需要被保护。
他需要被适应。
他需要被读懂。
没错。
他很固执。
固执地活在自己筑造的不安全的精神藩篱中。
……
好吧。
如果他迟迟不作表达的话语,背后是这样的心思,那我可以理解了。
也就没那么痛苦了。
……
江宁想到这里,眼睛不知不觉地,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