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眼,器型厚重,古朴优雅,造型端正古穆。仔细再看,制作精湛,纹饰清淅精美,线条犀利,隐透王者风范。
象是明代和刻花鎏金爵?
接到手中,林思成又瞅了一遍,再一问价格,只要十五万?
顿然,林思成的眼神渐渐古怪。
搬出来的东西挺多,又是簠,又是钟,甚至还有两樽铜尊。林思成一时兴起,和赵修能边看边讨论,还真没注意这件小小的爵杯。
但不夸张,这只爵,比他和赵修能看过的那几件铜器,加起来都要贵:大明御赐候爵杯。
虽然《大明会典》,《大明实录》中都没有明确记载,明代赐爵时会赐铜爵,但出土的实物却不少:
比如南京的魏国公徐达墓,曹国公李文忠墓,云南的黔国公沐英家族墓,以及吉安候陆仲享墓。
其中有公爵,有候爵,也有伯爵与外戚,无一例外,均有铜爵陪葬。
根据爵位高低,大小、尽寸、工艺、纹饰等等各有不同。象这一只,爵高一尺,外饰刻花饕餮,典型的大明刻花候爵杯。
锈层很厚,蓝绿夹杂,十有八九出土于南方,再准确点:南京。由此推断,应该是苗太岳无意间收来的。
包浆也极厚,肯定到代,既便没票没证,也不至于当违禁物给没收。
又仔细细看了一遍,林思成又抬起头,看着方静闲:只卖二十五万,说明苗太岳也不知道这东西的来历。再看方静闲的神情,估计也只是一时兴起。
找个靠谱点鉴证机构开个证书,然后再找个大点的拍卖行,少说也在百万往上。
如果运气好,能寻到出处,于少还能涨一半,甚至是番一番。
所以,方总今天真没领自己白来
不知道林思成是什么意思,就觉得他眼神挺古怪。正一头雾水,林思成往前一递:“方总,收!”
说着,还眨了眨眼睛。
方静闲先是一怔,而后狂喜:这一眨眼,还能是林思成在给她抛媚眼?
她努力的压制着喜意,干脆利索的掏出卡。
赵修能凑过来瞄了一眼,又和林思成对了个眼神。
两人合作了这么久,多少有了点默契,林思成微一点头,他就知道这女人捡漏了。
顿然,手也痒了起来。
不管能不能看明白,只要觉得合眼,拿起来就问。
但他拿一件,林思成就摇一下头,再拿一件,林思成又摇一下头。
不是东西不对,而是来路不对:一件比一件冷门,一件比一件稀奇不说,十件里面有五六件都是生坑货。换个说法,全是尾货。
但很正常:苗太岳好歹是大庄,以他的门路,比较好认的,好处理的,留不到手里面。
两个大汉专门开箱,一箱接着一箱,当撬开两箱瓷器,林思成眼神一顿:全是外销瓷?
虽然全是小件的杯、盏、碗,但五花八门:青花,五彩,素三彩,以及克拉克(中为中式图案,外饰欧美纹样)、满大人(描绘清代官员生活场景)。
官窑很少,且基本为嘉庆之后。大都为民窑,湖田(景德镇)、石湾(广东)、德化(福建),以南云南的建水窑。
只看这一箱就知道,苗大庄的门路不是一般广:他不但往外贩,还往里收。
林思成大致一瞅:“取出来看看!”
高静点了一下头,两个大汉一件一件的往外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