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关于苏家屯闹鬼的传闻成了最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听说了吗?苏家屯那个闹鬼的事。"
王秀兰一边晾衣服,一边跟来串门的邻居嚼舌根,"要我说啊,这就是报应!"
李强蹲在自家门槛上啃着黄瓜,闻言插嘴道:"我二舅在县公安局,听说那几个孙子交代得可痛快了,生怕说漏了哪条罪状。"
他压低声音,"最邪门的是,他们一进局子,那些怪事立马就停了。"
周家老太太挎着菜篮子路过,闻言直念阿弥陀佛:"举头三尺有神明啊!这王老头生前是个老实人,死了倒成了厉鬼。。。"
正说着,郑老太拎着尿桶从屋里出来,脸色明显不太自然。
李强眼尖,立刻凑上去:"郑大妈,您家那个侄女也姓苏,不会是从苏家屯出来的吧?"
郑老太的手明显抖了一下,尿桶里的液体差点洒出来:"清、清楚什么清楚!小苏她不是。"说完急匆匆往公厕走去,背影竟有几分仓皇。
林小芳从卫生所下班回来,正好听见这番议论。
她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坐在槐树下发呆的苏槿,轻声对丈夫说:"梓晨,你说。。。郑家这表妹,是不是就是从苏家屯来的?"
周梓晨皱了皱眉:"别瞎猜。不过。。。"他瞥了眼郑家紧闭的房门,"这最近发现郑青看苏槿的眼神有些怪,不想是亲戚。"
这时,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郑青铁青着脸站在门口,两人闭了嘴,朝屋里走去。
没过几天,一件大事彻底转移了四合院众人的注意力。
七月的广播里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国家正式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李强蹲在收音机旁,把音量调到最大,整个院子都听得清清楚楚。
"乖乖,这是要跟洋人做生意了?"王秀兰嗑着瓜子,眼睛瞪得溜圆。
周梓晨拿着刚送到的《人民日报》,指着头版头条给邻居们解释:"这是咱们国家第一部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以后外国老板能来中国开厂了。"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没半天就传遍了整条胡同。
傍晚纳凉时,连隔壁院的刘婶都特意跑来打听:"听说是要有外国人来咱们b市了?"
周大妈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脸上掩不住的得意:"可不嘛!我家依然被学校选去当翻译了!"
她故意提高嗓门,"就是后天,要接待从m国回来的华裔商人代表团。"
这话一出,院里顿时炸开了锅。李强手里的搪瓷缸子"咣当"掉在地上:"依然妹子才上大三吧?这么厉害?"
"那可不!"周大妈腰板挺得笔直,"现在国家缺外语人才,外交部都得到学校要人呢!"
郑老太撇撇嘴想说什么,却被儿媳妇张茹拽了拽衣角。
自从苏家屯出事,郑家人明显低调了许多。
林小芳端来切好的西瓜,笑着打圆场:"依然英语一直很好,上次还帮我翻译进口药的说明书呢。"
夜深了,各屋的灯陆续熄灭。
苏槿站在窗前,望着周家还亮着的灯光,神识里对太初道:"看来是时候离开了。"
太初立刻会意:"主人这是想去m国?"
苏槿轻轻抚过窗台上的一片落叶“我在这里等了这么久都不见琮渊来,不如先出去换个身份再回来找。”
院墙外,不知谁家的收音机还在播放着新闻,女主播字正腔圆的声音回荡在夏夜里:"。。。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了关键一步。。。"
夜深人静,郑家屋里传来低低的争执声。
"妈,我同意了。"张茹咬着嘴唇,手指绞着衣角,"就。。。就这几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