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李世民都蹙眉道:“太子,这会不会太过严苛了?”
“严苛吗?”李承乾问了一句,看向权万纪道:“你说说,这算严苛吗?”
“回禀陛下。”
权万纪抿着唇道:“不算严苛,太子殿下的用意是平等对待百姓,不管是任何世家和权贵,家中只要有人犯了事,那么子孙三代与官无缘,与铁饭碗无缘。”
“只能在特区摆摊,或者听从府衙的安排,去干一些最苦最累的活。”
“可哪怕是最苦最累的活,养老金什么的他们依旧还是有的,最基本的保障依旧是存在的。”
“只要不是叛逆之贼,三代过后还是有资格做官的,也可以去工厂上工。”
众人这才明白。
也就是说基本的生活是没问题。
李世民想了想,问道:“他们若是找不到活计,府衙都会安排?”
“没错。”权万纪笑了笑,说道:“府衙有一个部门,专门就是帮助他们这群三族留过案底,坐过牢的家眷。”
“就去年一年,就安置了五千余人,活计也找了七千余份。”
“就如今码头的那些苦力,里面有不识字的农户没有其他本事,只能靠力气,但也有那些三族犯过事的家眷。”
“至于流放来岭南的,或者是罪名严重的家眷,通常都会安置他们去干建设特区的活计,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就是赎罪改造。”
“特区建设的好了,他们的罪自然也就消除了,百姓自然也就会原谅他们了。”
这一点,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是没有想到的,认同的颔首。
特别是劳动改造。
这个词对李世民冲击不小,认为小错之人,劳动改造是可以被原谅的。
而且那些家眷本身就没错,无非是在赎罪。
魏征这个时候沉声接着说道:“太子殿下的做法才是最人性的,哪怕谋反之人的家眷,也不是所有家眷都谋反。”
“当下该罚,可不能罚四代五代人吧?”
“臣之前就知道了,特区的这些流放家眷只要老实干两代人,那么第四代人就可以完全洗白,虽然有档案记录,但波及不到第四代。”
“朝廷还是需要给他们流放之人希望,不止是活下去的希望,而是有后代出头的希望。”
李世民看向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李靖。
“你们怎么看此事?”
“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这做法确实不错,只不过大唐如今的情况不太适合。”房玄龄摇头道。
好比世家和权贵,他们盘根错节,一人犯错一群人都踢出朝堂?
不太可能。
李世民看懂了房玄龄的意思,也是深深叹息一声。
都不需要继续询问长孙无忌。
大家都是大世家出来的,这种政令对世家而言,完全是赶尽杀绝。
“行吧。”李世民也只能作罢,双手负背看着面前一大片的金丝楠木种植区,然后道:“特区的政令确实不错,但不适用于如今的大唐。”
“但这政令,朕希望在特区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喏。”权万纪和特区的一些官员拱手回应道。
这话题不再继续,李世民随后问道:“接下来去哪?”
金丝楠木虽然金贵,也看过了,实话也就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