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九大总督之首的直隶总督,其职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省长兼省委书记兼首都卫戍区司令,权力相当之大。
47、
这些职位看上去十分诱人,却是很难得到的,如果不是立有什么特殊的功劳,譬如风险性极高的打天下;难度超高、机会超少的救过皇帝……除此之外,能熬到二品退休,已经是祖上烧高香了。
可就这几位而言,单说总督一职,就已经是一品大员了,更何况还得到了爵位这张长期饭票,可见他们的功劳之大。
这里要重点说一下曾国藩,老曾在灭掉太平天国之后,居然把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地方军湘军解散了,仅仅只保留了湘军水师,而且水师的所有权还不归他自己,主动将其改编成了长江水师,属于中央部队。
湘军这支庞大的功勋队伍,从此就像秋天里的树叶一样,随风慢慢凋落了。
曾国藩孤身起兵,平定叛乱,事成之后却不计功劳、不求富贵地把自己的嫡系部队解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仔细推断,不外乎就是韬光养晦,不留给朝廷猜忌的借口。曾国藩壮士断腕的勇气、谨小慎微的为臣之道可见一般。
不过,曾国藩绝对不会想到,他的这番行为成了后来清朝覆亡的原因之一。
48、
(2)总理衙门
虽然获得了一些胜利,可大清的天空也不是只见阳光,还有阴霾。
前面说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咸丰和慈禧母子靠着一系列割地赔款的条约才松了一口气,腾出手来对付洪秀全和张洛行。
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
譬如强大的狮子,只要它在那地方曾经撒过一泡尿,就说这地方属于它了,也不会有人跟它争。现在的英法诸列强就像狮子,割地就如同狮子撒尿,列强把中国的土地一块一块地扒拉到自己怀里。
而赔款就不同了,清廷一时半会儿又拿不出来这么多现钱,怎么办呢?只能跟大家现在买房买车一样,搞个分期付款,每次还一部分。
第10节
不过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有高额利息,二是需要抵押。
第一个缺点清廷不在乎,反正老百姓都是奶牛,大不了把税加重些,多挤一挤这些奶牛罢了;清廷在乎的是第二个,譬如这一次英法就要求他用每年的税收作为抵押,譬如海关税、盐税等等,如果他付不起赔款,英法就直接从税收里扣除。
可是清廷的主要财政收入来自税收,除开税收,他哪里有钱支付赔款,那也就是说,每年的税收大部都被英法直接攥在手里了,清廷拿不到几两银子。
49、
这里有一个问题,英法怎么保证自己能拿到钱呢?英国人想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由他们英国人管理监督清朝的税务。
实力不如人的清廷也只能点头认了,他们商讨一番后决定,在外交部门&ldo;理藩院&rdo;里新增一个总税务司,总控全国税务,交给英国人管理。
不过清廷的热脸贴了英法的冷屁股,他们说,&ldo;理藩院&rdo;的&ldo;藩&rdo;字有些歧视他们的&ldo;蛮夷&rdo;身份,让清室重新设计一个专业对口的机构来跟他们打交道!
于是,在恭亲王奕-的主持下,1861年,&ldo;理藩院&rdo;的换代升级产品&ldo;总理各国事务衙门&rdo;粉墨登场。
&ldo;总理各国事务衙门&rdo;又简称总理衙门,其具体事务无所不包,囊括了外交、经济、军队、交通、对外贸易诸多方面,当然也有英法重点强调的总税务司,其职能跟今天的国务院很是相似,不仅如此,这个新机构的头头也叫总理。
第一任总理人选,便是恭亲王奕-(x),这位兄台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八年,要知道这个总理衙门一共也只存在了四十年而已,剩下的十二年交给了后来慈禧跟前的大红人庆亲王奕劻。
至于总税务司,则由英国人赫德掌管。
50、
值得一提的是,总理下面有两个重要的帮手:北、南洋通商大臣,分别由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兼任。
这北、南洋通商大臣居然由九大总督中的状元与探花出任,可见其重要性。
这通商大臣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副部长、发改委主任、商务部长三职之和。为什么大清要设立这么一个如此权重的职位呢?
这就得提一提奕-这个人。
在清廷贵族中,这位仁兄头脑最清醒,也最精明,在跟列强打了几年交道、签了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后,终于悟透了──落后就要挨打,于是趁列强鼓动大清成立总理衙门的良机,借机推动晚清改革开放&ldo;师夷长技以制夷&rdo;的洋务运动,意图富国强兵。
因此,通商大臣的权力核心在于,这个外交部副部长意味着与列强打交道的合法且合适的身份,利用这个身份与洋人交涉,学习先进经验也好,引进外资和设备也罢,然后利用发改委主任、商务部长的这份权力名正言顺地将这些经验、外资和设备用到改革中去。
当然,通商大臣的设立,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大幕正式拉开!
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出来了,总理衙门的地位十分之重要,是晚清政府最重要的决策机构之一。
既然只是之一,那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在本书中会反复出现的神秘权力机构──军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