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殿中顿时炸开了锅。工部尚书凌风出列,跪地劝谏:“陛下,元赐皇子尚在襁褓,此时立储是否过早?”
沈煜辰眉头一皱,沉声道:“朕心意已决,嫡长子继承大统乃祖宗之法,元赐乃朕嫡子,立他为太子名正言顺。”
太府寺张牵又站出,言辞闪烁:“陛下,后宫局势复杂,还需从长计议。”
沈煜辰冷哼一声:“朕自会平衡后宫之事,无需尔等多言。”
都水监监正马遮一脸凝重地说道:“还望陛下三思啊!自古以来,立储之事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和稳定,必须遵循立贤、立嫡、立长的原则。凌尚书所言极是,这小皇子尚在襁褓之中,如此年幼,立储之事怎可操之过急呢?”
钦天监监正苏冬云闻言,眉头微皱,反驳道:“马大人,您这话可就不对了。陛下后宫之中,总共仅有皇后和宸贵妃二人。如今,宸贵妃之子养在皇后名下,且他又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自然便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至于贤明与否,这孩子的外祖父可是辅国公,与先帝一同出生入死,其姨母也曾担任过正五品尚宫,姨父则是正六品太学博士,舅父更是辅国公府的小公爷。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这孩子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又怎能不贤不明呢?”
卫尉寺卿周惟见状,插话道:“苏大人,您莫不是忘了,皇后膝下还有一子呢。”
秦太傅秦澜轩一脸威严地说道:“本太傅实在是想不明白,周大人究竟是何时失忆的呢?先帝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向外界宣布过,那孩子和当今圣上,根本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若不是皇后心善仁慈,恐怕那孩子早就被逐出后宫,流落街头了。然而,这才过去了短短一段时间,各位大臣们难道就已经把这些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秦澜轩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人敢站出来回应他的质问。
沈煜辰见状,大手一挥,果断地说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无需再议!立刻拟旨,昭告天下!”
群臣们面面相觑,看着皇帝那毫不妥协的表情,心中都明白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了。
他们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缓缓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沈煜辰端坐在龙椅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散出一种威严的气息。他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群臣,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和决心,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在他的心中,早已描绘好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他坚信沈元赐将会成为一位出色的皇帝,继承他的衣钵,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他仿佛能够看到沈元赐在朝堂上指点江山,群臣们对他心悦诚服的场景;他仿佛能够看到国家在沈元赐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景象。
沈煜辰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这笑容中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自己决策的自信。
然而,退朝之后,沈煜辰刚回到御书房,便有密探来报。原来,有几位反对立储的大臣私下里串联,似有别样企图。沈煜辰脸色一沉,心中暗忖这些人,竟敢在立储之事上阳奉阴违。
与此同时,翊宁宫中,胡妤娘听闻朝堂上的波折,心中忧虑。她深知后宫与前朝相互牵连,这立储之事恐会引诸多事端
而苏秋云在凤宜殿中,抱着小元赐,眼神复杂。
沈煜辰思索一番后,决定先稳住这些大臣,暗中派人调查他们的举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