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茉凌提出:
“我们建桥,不是为了与谁通话,
而是为了允许其他语言方式存在。”
这句话,被斜碑自动刻录。
——词林历史上,次自动承认“非主语族沟通”。
弥骁设立“桥外应答频段”。
星槿负责“梦映转译系统”。
镜拓提出以“行为-频率响应映射”取代传统解析法。
砚离则独自担任:
“桥外频使”
职责为:回应一切“非词语而来的声音”。
—
四|斜外文明的来音之意
归频之桥第三次振响,七频中央浮现一幕——
一个个频率光点汇聚为一组“影体”,
它们在空气中“构建出一段共同记忆”。
画面如梦,如碎影,但所有人却清晰感知到了内容:
一个族群,在星沙大地上以光纹祭典传承文明;
一个幼子,在死去的母亲体内取出火石,交由未来;
一位老者,将整部族的“频录”放入岩缝,只为等一个“能听见他们”的人;
而最后,是一行不可译文,在频桥中央光影中浮现:
“你们建了桥,
我们不是来走过,
是来告诉你——
我们也一直在建。”
—
五|词林震动
李晟愤然提出质疑:
“这不是语言,是共情幻觉!是频感投射的陷阱!”
镜拓平静反问: